? ?
隨著vivo NEX和OPPO Find X的推出,藍綠大廠終于是將全面屏做成了最接近我們心里所想的樣子。果不其然的,這種全面屏的設計風格又將影響一大批一將發布的新機型——已知的就有Honor Magic 2,MI MIX 3和聯想的一部新機。 雖然實現全面屏的方案略有不同,但是核心都是兩個字“隱藏”,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同樣是“隱藏”,各家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吧。
促成全面屏的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_新浪眾測
vivo NEX將屏幕聽筒開孔取消,改用屏幕發聲(相比小米MIX采用邊框發聲詬病眾多,NEX在@新浪眾測 也有測友實測反應都還不錯),同時將紅外傳感器設計在了邊框處,將光線傳感器藏到了屏幕之下,最后配合機械式升降隱藏在頂部邊框的前置攝像頭,可以說基本解放了手機的“鐵劉海”給了大家一個清爽的額頭;而將屏幕指紋開孔用屏幕下指紋代替則刮去了下巴的“胡渣”,這才實現了vivo NEX的全面屏。
雖然作為看客,我們覺得好像突然一下之前鐵打的手機額頭和下巴就這么都去掉了,但是其實這里面屏下指紋就已經是vivo的第三代屏下指紋技術了(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和vivo X21屏幕指紋版就是它的前身)還有其他的技術恐怕由于我們無法涉及才沒能看到它的漸進過程。
就筆者而言,NEX在“隱藏”這一點做得很好,可以說是完全貼合了這個主旨。平時在人機交流的過程中,用戶面前展現的就是一整塊大屏幕,除了少數前置攝像頭的專用場景,完全是不會感到其他元件的存在,而且就算攝像頭升起,也依然不會破壞全面屏的整體性。
促成全面屏的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_新浪眾測
OPPO Find X在vivo NEX之后稍晚發布,但是憑借它更炫酷的機械升降結構,可以說風頭更勝vivo NEX。如果說vivo NEX是分布式的隱藏,那么OPPO Find X應該說是集中式的隱藏——全部隱藏在了頂部中框內。包括前置鏡頭、微縫導聲聽筒、用來代替指紋識別的Face ID面部識別模組、光線感應器、甚至連后置雙攝都在其中,其正反兩面可以說看不到開孔的地方了,整體性可以說無出其右。這樣看來,似乎OPPO Find X在“隱藏”這一點上做的更好?其實不然,冷靜下來想一想,OPPO Find X與vivo NEX最根本的不同在于選擇的解鎖方式不同,vivo NEX的屏下指紋解鎖在使用過程中用戶并不會感覺到識別元件的存在,而OPPO Find X的每一次解鎖用戶都要經歷一次頂部的升降,也許頭幾次新鮮感作祟會覺得很有趣很炫酷,但是調查普通人一天需要解鎖手機平均80次,可以說需要經歷的升降過程非常平凡,幾天下來就會覺得煩了吧。所以OPPO Find X自相矛盾的一點就在這里了,明明是要“隱藏”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卻一直在“凸顯”它的存在。
因此筆者覺得OPPO Find X設計上是輸給了vivo NEX的。當然,這款機型可能只是OPPO的一次肌肉秀,畢竟其技術含量和外形造詣還是很棒的。在今年這個機圈無聊的時光里,協同vivo一起確實激起了不小的浪花,可以說在一個恰當的時間做了一場非常漂亮的秀,“低配高價”“廠弟廠妹機”這些固有印象也是一下沖破。未來的調整還是很令人期待的。
這幾天華為,小米,聯想分別爆出了自己的新全面屏機型。
從華為榮耀Magic 2的視頻結尾來看,并非頂部上升,而是屏幕整體下降,還伴隨咔嗒一聲,很符合滑蓋機的使用模式。
小米MIX 3宣傳圖里倒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是滑蓋模式。
促成全面屏的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_新浪眾測
聯想的新機,從視頻看和榮耀Magic 2的感覺很類似,雖然沒有聲音,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升上去的結構里并沒有什么特殊部件,按照聯想手機的定位應該就是平價機型,滑蓋模式肯定比機械結構要省成本的多。
可見這第三種“隱藏”模式就是“復古”滑蓋的回歸啦。
促成全面屏的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_新浪眾測
這種樣式和OPPO Find X其實很相近,雖然我們暫不清楚這個升起的結構里能藏多少科技,但確實足夠廠家們折騰一陣子的了(以后高端機型就比這塊地方誰藏的東西多好了)。不過最大的不同還是在于一個是電動升降,而這些是手動。別小看這一點區別,整個邏輯過程就不一樣了,電動過程是:告訴手機我有需求——手機調動升降結構——完成需求;手動則是:手動升降——完成需求。等于說更直接的達成用戶目的,而且成本價格還比電動要低,最后就是手感這個玄乎的東西了,不知道大家以前用Nokia的滑蓋時是不是喜歡沒事就劃兩下,筆者以前是最喜歡這么干了,很舒服的,哈哈。
當然,以上幾種方案也會造成一些防水防塵以及厚度增加,機械結構壽命的問題,但是確實全面屏那么美麗的誘惑確實也是顯而易見的,有舍有得,各位喜歡這些樣式不?
上一篇:蘋果兩款新設備疑似入網工信部 或為今年新款iPhone
下一篇:麒麟980芯片中國發布 華為Mate 20將首發搭載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臺積電(TSMC)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之一。其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臺積電看準了半導體代工市場的巨大潛力,決定專注于這一領域。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臺積電逐漸在代工領域樹立了領先地位。如今,臺積電已與全球眾多知名芯片設計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星(Samsung)原本是一家以家電和電子產品為主的綜合性企業。然而,在半導體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三星決定加大在半導體領域的投入。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三星不僅在存儲芯片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邏輯芯片和代工業務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如今,三星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之一。
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ECLIPTEK公司決定實施國際擴張戰略。公司先后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并在當地建立了生產基地。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地客戶的需求,ECLIPTEK還實施了本地化戰略,根據市場特點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流程。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公司的市場覆蓋率,還增強了其國際競爭力。
在智能語音領域,DSP Group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取得了顯著的突破。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智能語音處理技術和產品,如SmartVoice系列語音處理芯片和算法套件等。這些技術和產品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自然、智能的語音交互體驗,還為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電子制造行業日益重視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EAO公司積極響應號召,致力于研發和生產環保型電子產品。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新型環保材料,優化生產工藝,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排放。同時,EAO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對廢棄電子產品進行專業處理,確保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電子行業中,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EF Johnson公司深知這一點,始終將研發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公司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投入,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并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舉措讓EF Johnson在技術上始終保持領先地位,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