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技術不斷進步,對于SoC芯片的性能要求日益提升。為了滿足高性能SoC的電源管理需求,需要更加小型化、高容量的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解決方案。貞光科技代理品牌三星電機針對這一需求,開發了專門的ADAS SoC MLCC技術方案。
ADAS簡化框圖
ADAS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包含以下核心模塊:
3.3V電池供電系統
PMU(電源管理單元)
多個處理器核心
各類傳感器接口
通信模塊
顯示輸出單元
系統中的MLCC主要用于電源去耦和高頻濾波,確保各模塊穩定工作。
頻率特性分析
低頻去耦與高頻去耦對比
特性 | 低頻去耦 | 高頻去耦 |
---|---|---|
主要需求 | 高電容量 | 高電容量 |
ESL要求 | 低ESL | 低ESL |
外形要求 | 低剖面(Ultra-thin) | 低剖面(Ultra-thin) |
應用場景 | 電源儲能、電壓穩定 | 高頻噪聲抑制 |
MLCC產品規格對比
封裝尺寸 | 需求容量 | 三星電機產品型號 | 實際容量 | 額定電壓 |
---|---|---|---|---|
0201 | 1μF | CL03210R8M4P8H | 0.8μF | 4.3V |
0402 | 2.2μF | CL05A225MQ3NPHC | 2.2μF | 6.3V |
0603 | 4.7μF | CL10A226MQ8NRNC | 22μF | 6.3V |
第一個方案:小型高容量MLCC
傳統ADAS系統多采用分立元件方案,存在體積大、成本高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痛點,三星電機推出了小型高容量MLCC方案,具備以下優勢:
顯著減少元件數量
降低整體方案成本
提升系統集成度
改善電源管理性能
ADAS分布的數量趨勢
根據數據顯示,不使用ADAS的情況下MLCC數量基礎需求穩定,而隨著ADAS技術的普及和性能提升,MLCC的使用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特別是小尺寸高容量產品需求激增。
產品封裝對比
ADAS等級與MLCC配置對比
ADAS等級 | 封裝配置 | MLCC數量 | 集成密度 |
---|---|---|---|
Lv.2 | 3×3陣列 | 9個元件 | 低密度 |
Lv.2+ | 6×6陣列 | 36個元件 | 中等密度 |
Lv.4+ | 11×11陣列 | 121個元件 | 高密度 |
隨著ADAS等級提升,MLCC集成密度呈指數級增長
產品技術參數
詳細技術規格表
尺寸規格 | 封裝尺寸(inch/mm) | 額定電壓 | TCC | 電容量 | 產品型號 | 安裝空間 |
---|---|---|---|---|---|---|
0805 | 2012 | 4.3Vdc | X7T | 22μF | CL21A226MQ3HPB | - |
1206 | 3216 | 4.3Vdc | X7T | 47μF | CL31A476MQ3HPB | - |
特殊規格1 | - | 4.0V | X7T | 22μF | CL12228MQVPHB | 1.6×0.8mm |
特殊規格2 | - | 4.0V | X7T | 47μF | CL12478MQVPHB | 1.6×0.8mm |
總結
三星電機針對ADAS SoC高性能化需求,推出了小型高容量MLCC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和制造工藝,在更小的封裝尺寸內實現了更高的電容量,有效解決了ADAS系統電源管理的技術挑戰。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這種小型高容量MLCC方案將在ADAS系統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自動駕駛L2與L3有什么區別?為什么車企不提L3?
下一篇:最后一頁
- 熱門資源推薦
- 熱門放大器推薦
- AM6TW-2409DH35Z ±9V 6 瓦單路輸出 DC-DC 轉換器的典型應用
- 基于A6985F5V的38 V,0.5 A同步降壓型開關穩壓器評估板
- LT4276BHUFD 25.5W(類型 2)PoE+ 電源在反激模式下的典型應用電路,具有 12V、1.9A 輸出
- 【訓練營】ESP8266時鐘+548151A
- 【涂鴉智能】涂鴉&立創EDA物聯網溫濕度傳感器
- LT1021DCN8-10 電壓基準的典型應用,將 10V 單元調整為 10.24V
- 具有 5V 輸出的 LT1074CT 正負轉換器的典型應用
- LT6656BCDC-2.048、2.048V 低功率 ADC 電壓基準的典型應用
- SC1117 0.8 安培正固定穩壓器的典型應用
- 電路DIY驅動板DRSSTC
- 利用驗證框架 JAIST揭示開源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漏洞
- 現代汽車集團擬采用VR模擬器替代道路測試 提升未來車型的競爭力
- 研究人員開發光驅動致動器 可用于驅動水下機器人
- 吉利將發射“千里浩瀚”衛星,實現輔助駕駛系統與衛星功能深度融合
- 以鴻道工業操作系統為核心 打造工業智能機器人新生態
- UNIST研發出新表面處理技術 延長下一代鋰金屬電池的壽命
- 車載SerDes芯片行業的"DeepSeek"時刻——瑞發科HSMT SerDes閃耀2025上海車展
- 豐田顛覆傳統,固態電池明年就能量產,最受傷的將是中國?
- 基于恩智浦與onsemi的駕駛員監控系統方案
- 機器人行業周報|5月27日:宇樹G1格斗賽、人形機器人技術與場景融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