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發展的百年歷史中,汽車芯片從最初簡單的電子元件,逐步發展成為如今驅動汽車智能化、電動化變革的核心力量。其發展歷程,交織著無線電波技術的奠基、電子技術的蓬勃發展,直至當下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每一步都深刻改變著汽車產業的面貌。
汽車芯片的故事始于 20 世紀初無線電技術的興起。那時,汽車上開始出現簡單的電子裝置,如車載收音機,它利用無線電波接收信號,為駕駛者帶來了新的娛樂體驗。雖然此時的電子裝置與現代汽車芯片相去甚遠,但卻開啟了汽車電子化的先河。1910 年,美國發明家李?德富雷斯特發明了三極管,這一關鍵電子元件為后續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三極管能夠放大電信號,使得汽車上的點火系統等電子設備得以改進,提高了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到了 20 世紀 70 年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汽車芯片迎來了重要變革。汽車產業面臨著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和燃油經濟性要求,傳統機械控制難以滿足這些需求,電子控制技術應運而生。化油器被汽油噴射系統取代,古老的分電器點火裝置升級為電子點火系統。汽車開始配備電子控制單元(ECU),這些早期的汽車芯片負責對發動機的燃油噴射、點火時間等進行精確控制,顯著提升了發動機的燃燒效率,降低了尾氣排放。與此同時,電子系統開始對剎車、安全氣囊、變速箱等功能進行分布式控制。例如,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的出現,利用傳感器監測車輪轉速,通過芯片控制剎車壓力,防止車輪抱死,大大提高了汽車的制動安全性。這一時期,汽車芯片以微控制器(MCU)為主,它們如同汽車的 “小管家”,各自負責汽車某個特定系統的控制任務。
進入 21 世紀,全球汽車產業迎來了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浪潮,汽車芯片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電動化趨勢下,汽車的動力系統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從傳統燃油發動機轉變為電池和電機驅動系統。這一轉變使得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從分散、獨立、嵌入式的電子控制裝置向 “域集中式” 和 “中央集中式” 轉變。芯片作為汽車電子系統的核心及整車的 “智能大腦”,其自身能力與應用方法都發生了重大改變。分散式芯片逐漸走向域控芯片,硬件標準化、軟件分層化的 “軟件定義汽車” 理念興起,軟件架構對汽車性能的影響愈發重要。
智能化浪潮更是為汽車芯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為了實現智能駕駛,汽車增加了諸多新系統,如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每一次信息的感知與融合,都需要芯片進行大量的處理與集成工作。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更是極大地抬高了芯片的性能指標。傳統電子控制裝置依靠人為輸入的 Map 圖控制某一方面性能,而如今的 “端到端大模型” 等人工智能應用,對芯片的算法、存儲、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英偉達推出的專為智能駕駛設計的芯片,具備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和人工智能運算能力,能夠實時處理海量的傳感器數據,實現復雜的自動駕駛決策。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芯片領域的創新持續加速。在智能座艙方面,芯片不僅要支持高清顯示、多屏互動等功能,還要運行復雜的人機交互系統,實現語音識別、手勢控制等智能化交互。例如,高通的驍龍汽車座艙平臺,憑借其在通信和芯片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為智能座艙提供了高性能的計算支持,打造出沉浸式的座艙體驗。國產芯片企業也在迅速崛起,如芯馳科技的 X9 系列座艙芯片,全面覆蓋各類座艙處理器需求,在國內 10 萬元以上車型中的裝機量位居本土第一。
在自動駕駛芯片領域,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芯片的算力和安全性。特斯拉自研的 FSD 芯片,專為其自動駕駛系統設計,通過持續的算法優化和芯片性能提升,推動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步。國內車企也紛紛布局,比亞迪在 IGBT 芯片、車規級 MCU 芯片等領域取得突破,不僅滿足自身需求,還向其他車企供貨;吉利旗下芯擎科技研發的 “龍鷹一號” 智能座艙芯片和 “星辰一號” 自動駕駛芯片,打破了國外芯片在相關領域的壟斷局面;長城汽車聯合開發的基于開源 RISC - V 內核設計的車規級 MCU 芯片 —— 紫荊 M100,為國產芯片自研開辟了新路徑。
回顧汽車芯片的百年征程,從最初簡單的無線電波應用,到如今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汽車芯片設計與應用,我們見證了技術的巨大變革。未來,隨著 5G、物聯網等技術與汽車產業的進一步融合,汽車芯片將在提升汽車性能、安全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持續推動汽車產業邁向新的高度,塑造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未來。
關鍵字:汽車芯片 無線電波 人工智能
引用地址:
汽車芯片的百年征程:從無線電波到人工智能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5-22 16:05
分水嶺!汽車芯片「供需失衡」?整車電子架構升級背后的真相
全球汽車行業,正在從幾年前的芯片短缺周期,進入去庫存和重建新需求的新周期。從目前產業鏈典型代表企業披露的數據來看,2024年也將是行業的一個關鍵分水嶺。 本月初,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臺積電(TSMC)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已將芯片業務(不包括內存)的增長預期從之前的“超過10%”下調至10%。 原因之一,就是汽車芯片需求可能出現下滑。此前,該公司首席執行長魏忠信曾預計,今年汽車行業需求全年將繼續增長。 這其中,關鍵的因素還來自于市場供需的不平衡。此前,因為過去幾年的缺芯,造成車企在去年釋放的大量訂單已經透支需求。 而在車企側,以頭部新能源車企—比亞迪(含騰勢)為例,2024年一季度標配L2及以上新車交付(不含
[汽車電子]
高通汽車芯片研發中心落地成都,推進自動駕駛和智能駕艙等產品領域研發
3月29日,2023 成都市招商引智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當日舉行。 投資成都消息顯示,本次活動共簽約重大項目和頂尖人才團隊 33 個,投資總額達 1042.3 億元,包括高通汽車芯片研發中心、青島創新奇智工業機器人創新中心暨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等項目。 據介紹,高通成都研發中心項目是高通公司首次在四川落地的研發機構,將與高通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和智能駕艙等產品領域的研發。據稱,該項目可進一步完善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助力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促進成都產業建圈強鏈。 官方表示,該批次重大項目和頂尖人才團隊的落地,將進一步填補成都重點產業鏈空白,補齊上下游短板和關鍵技術環節,推動產業規模能級
[汽車電子]
淺析汽車芯片信息安全之安全啟動
一、汽車 芯片 信息安全發展現狀 汽車的安全機制實際上主要包括功能安全(S afe ty)和信息安全(Security)兩個方面。功能安全是涉及人身安全的保護機制,而信息安全則是保護我們的汽車系統里的信息不被惡意竊取和破壞。 早期的汽車芯片和軟件系統設計中,由于汽車較少與外界有 網絡 互聯,所以并未考慮過多的信息安全性。隨著 科技 的發展、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也加入了萬物互聯的行列。由于汽車的 智能 化、網聯化的提升,信息安全正在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信息安全不僅關系著用戶的隱私,更關系著人的生命安全。一旦系統被非法入侵,汽車系統可能被惡意操控,從而可能造成汽車被盜取甚至車輛事故。 目前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制定相關法規
[汽車電子]
供應鏈多方喊話,汽車芯片短缺持續至2023年
2020年爆發的汽車芯片短缺在今年仍然未能有效緩解,近日英飛凌CEO、Arm汽車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供應鏈相關人士均表示,汽車芯片短缺或將持續至2023年。 Arm方面,其汽車市場進入策略(automotive go-to-market)副總裁Dennis Laudick近日表示,現代汽車需要更多的芯片,而這些芯片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貴。由于需求強勁,預計今年汽車相關芯片將出現嚴重短缺。 Arm表示,自2020年以來,Arm的汽車業務營收增長了一倍多,并且Arm在剛過去的2022年總營收增長35%至27億英鎊。目前,市場支持電動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
[汽車電子]
國產芯片接連發布,汽車芯片行業標準呼之欲出
【導語:在本月十八號召開的中國汽車芯片高峰論壇中,中國汽車芯片標準工作啟動了三批項目起草組,這標志著中國汽車芯片的標準呼之欲出。】 之所以會如此迅速的制定標準,一方面是因為汽車領域在經歷了兩年芯片荒后,芯片的發展已經出現了轉折點。另一方面是這兩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大力發展,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量也在逐月遞增。這就要求中國芯片的發展必須跟上腳步,不能因為芯片的不足導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滯后。并且,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逐步走向國際,國際上對于汽車類產品的要求普遍偏高。這就要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芯片也要有所突破或者是有一個明確的行業標準。 市場需求現狀 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高峰論壇11月18日在北京舉行。在此次峰會中,
[汽車電子]
40億美元合并飛索 賽普拉斯將成汽車芯片巨頭
近期多家芯片公司聯手擴大規模,就是為了提高效率、搶占市場。日前,全球知名電子芯片制造商賽普拉斯半導體發布聲明稱,其計劃將與全球最大的閃存研發生產商飛索半導體合并,該筆交易所涉及的股票金額達到40億美元。受到合并消息的影響,飛索的股價盤后大漲。2014年以來,飛索的股價已累計攀升了64.5%。 新公司年收入將超20億美元
塞普拉斯與飛索表示,合并交易完成后,將誕生一家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的嵌入式芯片供應商,合并后的新公司有望將成為全球第四或第五大汽車芯片供應商。
新公司一半的收入將來自NOR閃存和SRAM內存業務,其他收入將來自微控制器和模擬器件。NOR閃存是目前市場上兩種主要的非易失閃存技術之一。NOR的特點是芯
[嵌入式]
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發AI智能戒指:可利用微型聲納技術識別手語拼寫
當地時間 17 日,美國康奈爾大學發布新聞稿披露,該學校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戒指 SpellRing。其結合了微型聲納技術,能夠實時追蹤美國手語(ASL)中的手指拼寫。 目前,SpellRing 可通過手指拼寫將文字輸入計算機或智能手機。手指拼寫可用于拼寫沒有固定手勢的單詞,例如專有名詞、名字以及技術術語。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款設備有望通過實時追蹤完整的手語單詞和句子,徹底改變美國手語的翻譯方式。 SpellRing 由信息科學博士生林賢哲(音譯)和安?S?鮑爾斯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的“未來交互智能計算機接口”實驗室(SciFi Lab)共同開發,佩戴在拇指上,配備了麥克風和揚聲器。這些組件通過發送和接收無法聽見的聲
[物聯網]
從創新平臺到行業落地:萊迪思Nexus 2驅動AI市場應用
2024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局面—— 整體市場增長步伐放緩,工業、汽車、通信等傳統市場增長動力不足,AI技術相關領域異軍突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萊迪思半導體在挑戰中尋求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點的成果。 作為萊迪思的重要營收來源,覆蓋多個應用領域的工業市場增長顯著,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支撐。汽車市場盡管在2024年處于去庫存階段,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符合預期。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萊迪思在智能駕艙等多個細分領域,與眾多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及Tier-1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對該領域未來的增長前景充滿信心。 產品研發與創新方面,基于TSMC 16nm FinFET工藝的“下一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