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小w搡bbbb搡bbb,《第一次の人妻》,中国成熟妇女毛茸茸,边啃奶头边躁狠狠躁视频免费观看

歷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2024年09月30日(星期一)

正在發生

2019年09月30日 | 能源互聯網先行先試階段下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發布者:創意探險 來源: 清華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作者: Lemontree 手機看文章 掃描二維碼
隨時隨地手機看文章

能源互聯網作為本次能源革命排頭兵,能源互聯網及其業態的發展成為引領我國能源轉型的風向標。但業界對能源互聯網的內涵外延的詮釋仍不一而足,能源互聯網已進入點面結合的先行先試階段。能源互聯網科學研究和項目建設的成效則需及時梳理,以總結能源互聯網發展的良好勢頭,看清能源互聯網發展遇到的困難。

進而,本文從能源互聯網的物理層定義、信息層的信息物理融合以及應用層的示范工程建設等幾方面,審視了當前能源互聯網的“熱響應”與“冷思考”,得出如下觀點:

1)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看待能源互聯網以電為核心、集成冷、熱、電、氣的相對定義,能源互聯網體現著不同異質能源的多能互補與綜合利用,也在于借助互聯網技術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

2)熵的角度看,當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能量流與信息流實現高度融合且物理空間邊界不斷擴大,其將與能源互聯網收斂到統一,形成具備自我“新陳代謝”的能源生態;

3)首批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建設在能源技術、模式、機制等方面實現新突破,但仍需加強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的集成優化、深化能源互聯網的信息物理融合、重視政府對能源互聯網項目的落地協調作用、加快能源互聯網技術相關標準的制定、倡導能源互聯網的大眾參與多元化市場機制。

01、引言

對能源系統的優化,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能源互聯網(Energy internet,EI)作為本次能源革命的排頭兵,其發展態勢成為引領我國能源轉型的風向標。一方面,能源互聯網提倡源側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統籌用戶側能源產消者,實現能源的雙向流動與開源創造;另一方面,通過能源“硬技術”突破和“軟機制”設計,實現能源系統全生命周期的“能效提升”。最終,基于“共建、共享、共治、共贏”理念,能源互聯網通過打破遍及能源系統物理層、信息層和應用層“源-網-荷-儲”的各環節,以及在規劃、設計、建設、運行、優化和市場等鏈條中的“泛在之墻”,實現能量流、信息流、價值流的互聯互通和高度融合。

根據我國能源互聯網發展路線,2016~2018年為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的先行先試階段。同時,2019年3月,我國首本《能源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18》發布,從國家層面系統梳理我國能源互聯網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產業生態現狀;2019年6月,我國首批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也進行了第一輪驗收,部分項目在技術和機制層面可圈可點;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也在電工學科的電力系統控制領域中突出了“能源互聯網”及其相關方向的科學研究;全國能源互聯網相關企業的數量已由2014年的3667家猛增到2018年的24651家;2018年,全國共計近300支能源互聯網相關股票的總市值超過3萬億元。

可見,能源互聯網的產業發展和科學研究還處于快速發展和不斷完善之中,能源互聯網的技術及機制成熟度體現在能源系統元素及實體的各方面。因此,本文立足我國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新態勢,圍繞能源互聯網及其示范工程中物理層、信息層和應用層的建設內容,一方面,總結能源互聯網發展的良好勢頭、做好能源互聯網的“熱響應”;另一方面,看清能源互聯網發展遇到的困難、提供能源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冷思考”。以期為我國乃至國際能源互聯網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厘清思路、提供參考。

02、能源互聯網:以電為核心,集成冷、熱、氣等能源,強調構建“共享”的能源生態網絡

能源互聯網是能源系統和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也是智能電網發展的高級形態,也可以說,能源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理念和技術與能源的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系統和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

2.1 能源互聯網的相關定義

能源互聯網包容性強、覆蓋面廣、業態多樣,當前業界對能源互聯網內涵和外延的詮釋,不一而足。如:

1)《T/CEC 01.1-2016 能源互聯網 第1部分:總則》:能源互聯網,以電能為核心,集成熱、冷、燃氣等能源,綜合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能源系統與信息通訊系統,協調多能源的生產、傳輸、分配、存儲、轉換、消費及交易,具有高效、清潔、低碳、安全特征的開放式的能源互聯網絡;

2)《關于推薦“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392號)》:“互聯網+”智慧能源(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的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具有設備智能、多能協同、信息對稱、供需分散、系統扁平、交易開放等主要特征;

3)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能源互聯網是以電力系統為核心與紐帶,構建多種類型能源的互聯網絡,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改造能源行業,實現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能源與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生態化)能源體系。

不難看出,能源互聯網區別于某種客觀具象的單一能源實體,某種情況下,為便于理解,與其說“能源互聯網”是一個技術,還不如說“能源互聯網”是倡導一種理念,一種集大成者。

2.2 能源互聯網的三大特征

盡管上述能源互聯網的概念表述不一,但筆者認為,上述表述均突出了互聯網的三大基本特征:

1)物理實體上,強調了以電為核心,集成冷、熱、氣等能源,實現異質能量流的多能互補與綜合利用;

2)信息物理融合上,更加強調了借助“互聯網”的系統化思維和信息化手段,實現能源系統的全景感知、數據驅動與智慧運行;

3)應用價值實現上,強調了集中式能源與分布式能源的協調共生,相關市場交易機制可遍及能源系統的規劃、運行、市場等環節,通過“共享”理念,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重塑能源系統生產關系的新生態。上述特征,可以通過能源互聯網的“三橫四縱”概念框架進行通俗闡釋,即:

“橫向:物理流-信息流-價值流的三流合一”;

“縱向:源-網-荷-儲的四環協同”。

也就是說,通過信息物理深度融合和市場機制靈活設計,能源互聯網追求突破物理層、信息層和應用層藩籬的深度交互,實現“三流合一”;通過協同設計、統一規劃和集成優化,能源互聯網追求打破“源-網-荷-儲”各環節條塊分割的壁壘,實現“四環協同”?!叭骱弦弧迸c“四環協同”的架構方式,將借助“互聯網+”的思維及實現方式,可能實現各方不同主題能源流的充分“共享”,實現全局優化。

2.3 能源互聯網的破墻之說

能源互聯網構建的具備“共享”特征的能源生態網絡,將打破能源系統的“泛在之墻”,使能源系統的各元素及參與者直接見面,減少“各方位能源和信息的不通暢”[1]。如:

行業之墻:不同傳統能源冷、熱、電、氣行業之間的交流壁壘,遍及能量的獲取、轉換與傳輸、使用等環節;

時間之墻:能量獲取端能源的波動性和周期性與能量使用端用戶負荷特征的不匹配性,也包括能量轉換與傳輸過程中能量的延遲特性;

空間之墻:能量使用端的負荷分布與能量獲取端能量的資源稟賦之間的不匹配性;

環節之墻:能量“源、網、荷、儲”各環節存在的物理-信息-價值的同步規劃與設計壁壘,阻礙能量使用與消費過程的全鏈條與全生命周期優化;

系統之墻:局部能量系統達到優化時,局部系統之間未能互聯互通,導致未能實現多能源系統的全局優化與多目標優化;

機制之墻:能量使用各環節、各行業之間缺乏的合理機制,如“共建、共享、共治、共贏”理念、分布式能源中“能價機制”有待完善。

最終,能量獲取端,倡導基于能量品位及時空特性的異質能源之間的多能互補;能量轉換與傳輸端,倡導基于能量梯級利用的能量高效轉化與傳輸和儲能的集成優化;能量使用端,倡導基于需求側響應與管理的能的綜合利用與靈活調控。

圖1 能源互聯網“破墻說”示意

03、能源互聯網物理層:以電為核心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能源互聯網為何以電能為核心,而不是以“熱能(冷能)為核心”成為能源互聯網實施過程中常遇到的疑問,特別是剛接觸能源互聯網概念,來自“工程熱物理與動力工程學科”或“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學科,從事供暖、制冷的學者和技術人員常會如此發問,究其原因,筆者認為:

3.1 能源互聯網:以電為核心,集成冷、熱、氣等能源

1)“以電能為核心,集成冷、熱、氣等能源”,該表述是一個并非具有絕對數量指標的泛指,而是注重“電”、“熱(冷)”、“氣”在不同應用情景下的靈活集成??v觀世界能源發展史,正是一個“電”、“熱(冷)”、“氣”多學科不斷趨向融合的發展史,這正是能源互聯網的物理基礎——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的核心所在。實際上,能源互聯網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是伴隨工業革命的發展以及人類對能源系統的特征需求逐步發展而來的,比如,能源互聯網是能源集中式利用向能源分布式與集中式混合利用的轉變趨勢,是高度電氣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能源系統形態。再如其他能源學科其實很早提出了如“區域能源”、“集中供熱”之類的概念,除了基于能的冷、熱、電聯供技術外,也在通過信息化、數據化以及互聯網等手段實現能源系統的智慧化與最優化。

2)從能的特性角度,“冷、熱、電”一般都屬于二次能源,但各自的能源特性卻差異明顯。一方面,電氣化對世界能源轉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均生活用電”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而這是由電能所具有的“小慣性”、“易傳輸”、“好轉化”特征決定的,世界范圍內也構建了基于電力長距離傳輸的輸配電網體系,我國“智能電網”以及“微電網”的建設也進入“能源互聯網時代”。即相對于“冷”、“熱”、“氣”等慣性比較大的能源載體,電能的慣性小、響應快、便于傳輸,且容易轉換成冷、熱等能源形態;另一方面,冷/熱的使用,可以間接通過電能的使用來量化。如“冷”、“熱”、“氣”等能源的傳輸與轉化,多依靠的是泵、風機等耗電設備或鍋爐、空調、熱泵等熱功轉換設備。進而,可以間接通過電能的耗損以及設備的性能(如泵的機械效率、鍋爐熱效率、空調制冷系統等)折算出“冷”、“熱”、“氣”的消耗量。

3)從綜合能源系統的發展過程來看,圖2所示,如以第一次能源危機為起點,綜合能源系統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孕育階段(1970-1997)、概念階段(1998-2006)、起航階段(2007-2015)、升華階段(2016-至今)。對綜合能源系統的不同發展階段,雖然不同能源利用技術交叉并存,但又有所側重。因此,筆者認為,能源互聯網孕育階段——以基于能的梯級利用的天然氣冷熱電聯供系統為代表,概念階段——以基于能的因地制宜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為代表,起航階段——以基于能的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系統為代表,升華階段——以基于能的互聯互濟的能源互聯網為代表。同時,本階段的我國的能源互聯網建設是站在智能電網的基礎上,進行的物理實體以及物理邊界的擴展。最終,通過分布式微能源網與區域集中能源網的建設以及“點-線-面-體”能源形式的互動,能源互聯網將盡可能地逼近能源價格合理、能源供給充足和能源清潔環保的目標。

圖2 綜合能源系統的發展階段及其典型形態示意

3.2 能源互聯網能量角度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能源互聯網物理層的“熱響應”有以下內涵:一方面,能源互聯網以電為核心的表述,并不意味著對于所有的能源系統都將全部改由電作為絕對核心,也并不意味著重視“電能”而歧視“熱(冷)能”;另一方面,應看到,能源互聯網闡述的是“以電為核心,集成冷、熱、氣等能源”的整體概念,應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

如,我國北方寒冷地區的以“熱”為核心的區域供熱系統智慧化,也是能源互聯網業態的具體表現之一。首批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互聯網+’在智能供熱系統中的應用研究及工程示范項目”,針對國內集中供熱系統網源間信息孤立的問題,以丹東城區集中供熱為對象,建立了一種互聯、開放、共享的網源一體化集中供熱系統,提出網源一體的經濟性調控策略,初步實現了信息共享、智慧決策與集中控制。再如,《中國供熱藍皮書2019——城鎮智慧供熱》闡釋了以供熱為主的智慧能源(供熱)系統,強調了“以信息系統與物理系統深度融合為技術路徑,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建模仿真等技術統籌分析優化系統中各層級、各環節對象”,也是與能源互聯網高度統一的。

而能源互聯網定義中的“冷思考”應該看到:一方面,相對于電力系統,冷/熱能源系統熱慣性大而響應慢、能源設備相對粗糙、從業人員培訓不系統、運維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應冷靜看待冷/熱供能系統在能源互聯網研究和落地上的短板,進一步挖掘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慧供熱系統,完善能源互聯網在供熱(冷)方面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電能作為二次能源,在當前我國技術經濟條件下,多由煤燃燒的熱功發電而來,然后在通過電轉熱(冷)技術得以消費,能量轉換環節多、能量損失大。因此,應推進集中式和分布式齊頭并進,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比例,并不斷優化“源-荷”在能量與能級上匹配性,構建高能效、低成本的能源互聯網終極形態。

04、能源互聯網信息層:以熵為視角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近幾年,能源互聯網業態在我國風起云涌,如“泛能網”、“綜合能源系統(服務)”、“多能流(源)系統”、“智慧能源”、“虛擬電廠”、“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風光水火儲”、“新一代電力系統”、“冷熱電聯供”、“微能源網”、“總能系統”、“新能源微電網”、“分布式能源”、“能源產消者”、“區塊鏈能源”、“自能源”、“智能電網”、“能源互聯平臺”、“需求側響應”等等。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也提出了以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為抓手,打造“樞紐型、平臺型和共享型”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愿景。

4.1 泛在電力物聯網與信息物理融合系統

頓時,“泛在電力物聯網熱”漫延在整個能源界,與強調“數字孿生”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一起,成為能源產業界的高頻詞組。實際上,“數字孿生”是通過先進的感知、通信、計算與控制技術,通過數據辨識,構建物理系統的映射模型。進而通過信息空間的在線分析與統籌優化、實現物理空間內復雜系統資源要素的配置,按需響應、動態優化與廣域協調。對綜合能源系統而言,系統內不同能源設備時空耦合復雜、功率與負荷不確定性較強、冷熱電設備轉化模型多樣,信息物理融合建模技術對準確刻畫能源系統的關聯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即就是構建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半實物半仿真模型以及基于模型預測的綜合能源系統運行調度決策系統,一般包括:需求側負荷分析預測與負荷搬移、熱源側多能流的優化分配及功率預測、網側異質能流的靈活輸運調控以及儲能側設備的充釋策略優化等。

進而,理解好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電網,(能源)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以及能源互聯網網的關系,成為相關研究的一個首要問題。國網公司相關專家和業界給出了“能源互聯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范式框架,同時也給出了包含對內業務、對外業務、數據共享、基礎支撐、技術攻關和安全防護6各方面、11個重點方向的“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大綱。那么,就能源系統而言,(能量)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和能源互聯網的差異在哪?筆者試從熵的角度給予解釋。

4.2 熵:信息物理融合系統與能源互聯網

如圖3所示,從“熵”的角度看(熵,熱力學中表征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一方面,堅強智能電網涉及的能的轉換、傳輸及儲存,都會存在著內外部的能量不可逆損失,是一個能量價值不斷貶低的熱力學“熵增”過程;另一方面,要構建物理信息融合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旨在強調,在能源的使用、交換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用的信息,而這些新的有用的信息經過數據挖掘后,可用以指導能量流的重構與優化,可以看成是一個增加價值的“負熵”過程。盡管對信息熵和熱力學熵,目前尚難以具有共識的權重和方法進行量化、統一,但對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可看做是在利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信息流“負熵”理念和技術,去進一步降低堅強智能電網中的熱力學“熵增”,使其熵增過程盡可能減慢,甚至追求能量系統熵的增速接近到零。

因此,可以認為,泛在電力物理網,就是要實現不同綜合能源系統內外部能源信息的聯通和共享,以有效支撐能量的供需互動與有序配置;并且信息流將貫穿于能源互聯網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其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監控、維護、資產管理和資產評估與交易,等等。具體來說,需要將沒有連接的設備、客戶都連接起來,沒有貫通的業務都貫通起來,沒有共享的數據都即時共享出來,形成跨專業數據的共享共用生態,將過去沒有用好的數據價值都挖掘出來。

圖3從熵的角度看能源互聯網及國網的“三型兩網”

4.3能源互聯網信息層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因此,能源互聯網信息層的“熱響應”,即,要看到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互補性。除了物理層基于能的梯級利用、能的因地制宜、能的多能互補和能的互聯互濟等技術實現綜合能源系統熵增的降低外,借助信息層“云大物移智”技術,構建“源-網-荷-儲”全鏈條交互的“泛在電力物聯網”甚至“泛在能源物聯網”,將是現階段及未來能源互聯網“熵增降速”的關鍵一環。

而能源互聯網信息層的“冷思考”,即看到能源互聯網與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統一性。能源互聯網可看作是堅強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合集,而能源界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則可理解為堅強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的交集。同時,當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能量流與信息流實現高度融合且物理空間邊界不斷擴大,在特定的能源系統時空尺度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或與能源互聯網收斂到統一,即形成具備自我“新陳代謝”的能源生態。

05、能源互聯網應用層:技術與機制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5.1 能源互聯網應用層的“熱響應”

如圖4所示,2016起,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陸續批準了4批增量配電網項目、首批23個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遍布全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標志著能源互聯網已進入先行先試的發展階段。其中,作為撬動新一輪能源革命的重要支點,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2019年3月,我國《能源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18》的發布,從國家層面系統構建了我國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指標體系,梳理了能源互聯網的產業生態現狀。2019年6月,由央企集團(公司)牽頭的首批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也通過驗收。整體來看,首批落地的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在關鍵技術與市場機制、綜合能源服務與大眾參與等方面開展了探索性工作,有力推動了能源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這些,都是對能源互聯網應用層“熱響應”的積極體現。

圖4 能源互聯網相關示范項目

1)關鍵設備及系統方面:“支持能源消費革命城市園區雙級‘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啟動的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網互聯工程,通過采用世界最大容量±10千伏等級中壓柔直換流閥、首創應用三端口直流斷路器、世界最大容量±10千伏三端口直流變壓器,實現了供電區域互聯互濟,促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提升電網資源使用效率和電能質量;“‘互聯網+’在智能供熱系統中的應用研究及工程示范項目”,研發了新型凝抽背供熱技術、“一站一優化曲線”智能調節技術,并與熱電聯產、吸收式熱泵、電蓄熱技術耦合,形成“源-網-荷”一體化集中智慧供熱系統;浙江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范項目中的尖山主動配網工程研制了多端口的能量路由裝置,構建的主動配電網能實現高滲透率分布式電源接入,還可以通過主動規范、主動管理、主動控制、主動服務以及負荷側主動響應、電源側主動參與,達到了高電能質量、高可靠性運行的目標,實現可再生能源的100%接入與消納。

2)關鍵機制及策略方面:“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示范工程”,基于“互聯網+”市場化模式的源網荷儲運營機制,實現了非工業柔性負荷調控、工業剛性負荷調控以及主動需求響應的接入。并通過需求側響應激勵機制,構建了可中斷負荷商業化運營機制,積極引導電力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動;“基于電力大數據的能源公共服務建設與應用工程”示范項目,通過開放服務的方式為政府和社會各方提供基于電力大數據的價值信息,實現將電網數據轉化為社會公共價值的新模式,實現了電網基礎數據資源的整合;張家口作為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探索建立了“政府+電網公司+企業+用戶”的“四方協作機制”,與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平臺,每月由平臺發布下月清潔能源供暖項目的需求電量和保障性電價,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愿競標,通過市場化交易,再將清潔電力直接銷售給電供暖用戶,成交后的電供暖用戶電價降至0.15元/千瓦時,電供暖成本由此降低46.4%。

3)同時,首批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先行先試,催生了一批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打破了項目承擔單位、地方政府、通信運營商、供能企業、用能客戶、汽車公司、市政企業等不同業態之間的壁壘,探索了“共建、共享、共治、共贏”的理念、方式及模式。如:電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的“四網融合”;通信塔、輸電塔的“雙塔合一”;變壓站、儲能站、數據中心的“三站合一”;路燈、監視、交通、廣播的“多桿合一”;水、電、氣、熱的“多表合一”;“能源互聯網的微通道——能源互聯網插座”;“基站閑散儲能模式”;“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等等。

再如,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大中見小,立竿見影”,如:基于“面向特大城市電網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研發出的“智慧路燈”,集照明、監控、信息發布(廣播與道路指示牌)、充電樁(手機充電與電動車充電)、微基站、井蓋防護等十多種功能于一體,整合后的道路桿件,由原來的52桿縮減至35桿;“支持能源消費革命的城市-園區雙級“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創建的能源互聯網綜合運營服務平臺,研究多能協同與虛擬電廠運行機制,以及分布式能源交易、中小用戶售電交易等多種商業模式和各種綜合能源運營云服務、數據增值等;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研發的“基于能源互聯網插座”的精細化用電管理模式及平臺,以能源的泛在通道——“插座”為抓手,將用電服務、計量和管理等功能下沉到能源系統最普遍的最底層——插座,便捷掃碼充電的同時,充分還原了電能的商品屬性,實現“人人泛在的經濟共享售電”的應用模式;針對老舊小區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研究院研制的基于能源互聯網理念的分時共享充電電源系統成為一項解決方案。通過分時共享配電柜、配電充電管理終端和充電管理云平臺的配置,在不需增容的情況下就可以新增安大量充電樁,實現“車-樁-網”的協調調度。

圖5 公共場所用電(能量)精細化管理商用平臺

5.2 能源互聯網應用層的“冷思考”

最后,為確保能源互聯網生態的健康發展,也應注重能源互聯網應用層的“冷思考”,進而看清能源互聯網發展遇到的困難及關鍵點,有的放矢,改善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技術經濟性,推動能源互聯網下階段的規?;l展,例如:

1)跨界融合、加強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的集成優化:能源互聯網內涵外延,涉及眾多相關技術的突破(如中低品位能源轉換技術、高效低成本的儲能技術、靈活柔性的低壓直流技術,等等),而如何發揮多種技術之間的梯級利用、網絡耦合、多元互補以及熱電解耦,進而打破各種技術及行業之間的局部優化壁壘,實現能源互聯網各元素的“多元互動、集成優化”,充分釋放能源互聯網的“跨界”的“1+1>2”潛力。

2)數字驅動、釋放能源互聯網的信息物理融合潛力:物聯化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趨勢,通過物聯化技術實現能源系統“源網荷儲”各環節信息流的貫通,構建基于“數字孿生”的能源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或綜合能源規劃優化平臺,并以此為抓手,開展綜合能源服務。進而以信息流改造能源流,充分挖掘能源的數字化價值,已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和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必然趨勢。

3)統籌謀劃、倡導能源互聯網的大眾參與多元機制:堅持以惠民利民為中心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就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指導方針。基于“三分技術、七分機制”理念,某種程度上,基于“輕資產”市場機制設計的創新效益大于 基于“重資產”裝備的高投入回報。因此,要切實有效提升大眾參與程度,創新商業機制,加快形成以開放、共享為主要特征的能源產業發展新模式。

[1] [2]
引用地址:能源互聯網先行先試階段下的“熱響應”與“冷思考”

上一篇:國家電網建成兩大世界級電網創新工程
下一篇:麥當勞計劃配充電站 充電也不耽誤吃喝?

推薦閱讀

2018年第三季度掃地機器人熱銷品牌排行榜榮耀出爐,第一名桂冠毫無懸念得再次被德國斐納摘得,其次是iRobot掃地機器人,飛利浦延續了上一季度的強勢表現,位居第三,看過榜單之后你會發現,諸多國內品牌紛紛崛起,躍居10大榜單中: 第一名:斐納掃地機器人 作為國際室內凈化領域的領軍品牌,德國斐納TOMEFON自1976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室內凈化領域的創...
iQOO Pro 5G手機作為iQOO的最新力作,以強勁的手機性能吸引了不少用戶的關注,憑借著幾乎是業內最便宜的5G手機之一,更是收割了一部分忠實的粉絲,為5G網絡的快速普及增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最近,iQOO Pro 5G手機的新配色幻影藍正式上市,個性化的配色更是吸引了不少用戶的青睞。 iQOO Pro 5G內置高通驍龍855+移動平臺,標...
莫仕 (Molex) 旗下 BittWare 公司是企業級 FPGA 加速器產品領域一家領先的供應商,現正式發布RFX-8440 數據采集卡,采用了賽靈思公司的 Zynq UltraScale+射頻片上系統 (RFSoC) 技術。這種創新性的 PCIe 卡發揮了第三代版本賽靈思 RFSoC 技術的獨一無二功能,可充分利用 6 GHz 以下的整個波譜,代表了 5G、LTE 無線、相控陣雷達和衛星通信的關鍵性需求。...
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在生產過程中也產生了各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氣體。頻繁發生的燃氣爆炸、氣體中毒事故讓工廠企業意識到了氣體檢測儀的重要性。氣體檢測儀為精密機械,可實時檢測廠區內的氣體環境,保護廠區人員的生命安全。但氣體檢測儀需要得到妥善的保養和維護才能正常使用,那么氣體檢測儀的維護保養要怎么做呢?接下來霍尼艾格小編就為大家...

史海拾趣

問答坊 | AI 解惑

說說VDSP5

前段時間,將uclinux內核移植到了Visual DSP 5.0下,也就來說說對Vdsp5的一些看法。 總的說,VDSP5還是一個比較不錯的IDE的,面對23M的dxe文件,都能正確地進行調試,雖然其下載速度變慢,大概要4分鐘左右才可以下載完。 對VDSP的意見集中在下面 ...…

查看全部問答∨

彩超典型故障分析及處理

彩超廣泛用于各大、中型醫院臨床科室,它是臨床診斷的重要設備之一,在進行人體各種臟器的影像檢查,如:肝、膽、腎,心臟和甲狀腺等檢查方面,有著其他影像設備不可替代的優點,它具有操作簡單方便,檢查速度快,對人體無損傷等特點,本文通過對彩 ...…

查看全部問答∨

選擇Stellaris(群星)系列微控制器的理由

呵呵 雖然是流明被收購前的,但是有些參考價值: 為何是Cortex-M3? Cortex-M3是內核的ARM新型V7指令集結構系列的微控制器版本: 􀁺 優化的單周期Flash使用 􀁺 確定的快速中斷處理:通常是12個周期,使用末尾連鎖(tail-ch ...…

查看全部問答∨

基于ZigBee 的RSSI 測距研究

摘 要:基于RSSI 的測距技術是一項低成本和低復雜度的距離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基于距離的定位 技術中。本文在對RSSI 測距的原理以及環境對RSSI 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種實驗數據處理方式, 并在基于ZigBee ...…

查看全部問答∨

求助

各位朋肥,我是一個單片機愛好者,前幾年學了點單片機技術,可是一直沒有實踐機會,現在我花錢買了一個學習板,想實踐一下可是我從網絡上下載了KEIL 8.52版,并照說明安裝,同時出在C:\\KEL\\C51\\BIN盤安裝了CCKELVXX修正了DEBUG,軟件也提示安裝成功 ...…

查看全部問答∨

M57962a驅動IGBT的問題

大家好,我按照下面這個電路圖設計的驅動電路 照著上面的做了,13號腳給個高電平或者低電平,為什么5號腳輸出測G和E極電壓怎么都是-15V左右, 變換根本不大啊,正常應該是G和E極電壓應該是-15變為6V左右可以驅動IGBT呀,為什么5號腳輸出電壓很低 ...…

查看全部問答∨

PDA字符串問題socket.字符編碼問題.

問一下, 我做一個socket程序,客戶端在pda,服務端在pc 但是每次從pda上發送一個字符串到pc上,為什么字符串后面都會有一個小黑塊.比如像這樣的. 發送:AABBBCCC 接收端:AABBBCCC■(沒這么大的黑框,比"|"豎線黑點) 從PC發送中文(繁體)到PDA端 ...…

查看全部問答∨

在TI的ccs下開發LM3S的問題

問下,大家有誰在ccs下開發LM3S?不用什么仿真器?FT2232是否可以?驅動如何安裝?正在做的朋友分享一下經驗?!?

查看全部問答∨

不使用固件庫,直接控制寄存器寫讀eeprom,出現不能讀的問

不使用固件庫,直接控制寄存器寫讀eeprom,出現不能讀的問題。請各位幫忙看看。(iar5.2 ,j-linkv7調試) #include "stm32f10x_lib.h" volatile unsigned int SR1,SR2; volatile unsigned& ...…

查看全部問答∨

請問版主:STM32的usb如何提高虛擬串口的波特率?

我希望讓它以12Mbps狂奔! 呵呵 請教公主三個問題: 1、在pc的設備管理器里虛擬串口的波特率設置最高只能達到:115200  怎么提高? 2、如何在下位機設置虛擬串口的波特率? 3、 vcpdriver_v1.1_setup.exe 是干什么用的? 多次 ...…

查看全部問答∨
小廣播
最新新能源文章

 
EEWorld訂閱號

 
EEWorld服務號

 
汽車開發圈

 
機器人開發圈

About Us 關于我們 客戶服務 聯系方式 器件索引 網站地圖 最新更新 手機版

站點相關:

詞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18號B座15層1530室 電話:(010)82350740 郵編:100190

電子工程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60456號 京ICP備10001474號-1 電信業務審批[2006]字第258號函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3920號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泾川县| 汉中市| 日喀则市| 上栗县| 神农架林区| 兰考县| 合水县| 修武县| 定陶县| 墨竹工卡县| 玉林市| 尼勒克县| 诸城市| 旬阳县| 高平市| 沂南县| 丘北县| 九寨沟县| 德阳市| 星座| 孟津县| 泗阳县| 南阳市| 广平县| 谷城县| 句容市| 襄樊市| 灌南县| 武定县| 桃江县| 新野县| 常宁市| 枞阳县| 永福县| 娄烦县| 邯郸市| 双辽市| 兴义市| 安国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