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前華為和三星都不約而同的發布了開孔屏設計的手機,不過發布的兩款手機開孔設計還有些不同,分別采用了“盲孔”設計和“通孔”設計。
華為nova 4采用的是屏幕盲孔設計方案,在屏幕最下層背光層上打孔,保留液晶面板層和玻璃蓋板層的完整,并去掉開孔對應液晶面板層的顯示元素,拍照時光線通過玻璃蓋板層、液晶面板層進入攝像頭。
而三星 A8s則采用的是通孔屏幕設計,屏幕背光層和液晶面板層均開孔,只保留最外層玻璃蓋板完整,攝像頭相當于嵌入液晶面板中。
兩種開孔屏設計方案
洞見極點,各有優缺
兩種開孔方式相比較,也各有優缺點。盲孔設計方案可以讓開孔區域更小,開孔只需和鏡頭直徑相當,但對組裝工藝的要求更加嚴苛,大于0.1mm的誤差都會讓鏡頭被遮擋,影響拍照效果。
通孔設計方案光線可以直接通過蓋板玻璃進入攝像頭,避免屏幕對光線的干擾,對組裝工藝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但開孔的區域要相對大一些,視覺的一體性效果也會有所降低。
兩種方案在使用上,都要避免內容被開孔區域遮擋,尤其是軟件的使用上也更加依賴應用的適配,無疑給設計開發人員增加了不少負擔。
去除同質化,全面屏融入新血液
很多人認為,現在手機廠商都在爭相做真全面屏設計,即使是異型全面屏,美人尖、水滴等形式,都已經優化的很好,手機屏占比也能夠顯著提升,現在再設計屏上開孔,不僅為時已晚,還難以讓人接受。
但我覺得,現在正是開孔屏嶄露頭角的好時機,首先人們已經接受劉海屏的異型設計,固守這種異型劉海設計,只會讓手機同質化更加嚴重,所以接下來的手機產品需要新鮮的設計創意。
其次,經過異型全面屏的技術積累,手機聽筒、環境光感應器和距離感應器“隱藏”技術也非常成熟,在屏幕上只做攝像頭的區域開孔,不僅需求上滿足使用,硬件技術上也能夠得以實現,當然也離不開屏幕供應鏈上的技術革新。
不過現在開孔屏設計都是在探索階段,無論是華為的nova系列,還是三星的A系列,都是比較針對年輕人的手機系列,而年輕人對新事物比較感興趣,對開孔屏這種新設計接受起來也更容易。
目前開孔屏設計的手機屏幕都采用LCD材質,無法實現屏幕指紋解鎖等旗艦機配置。在經過用戶的接受和認可后,或許明年的OLED開孔屏加屏幕指紋,會稱為繼承劉海屏的新趨勢。
但是,屏下開孔設計在提升全面屏手機屏占比上,依舊沒有質的飛躍,與目前的美人尖屏幕設計相差無幾,與全面屏更是相差甚遠。
可從另一個角度看,屏幕開孔貌似是屏下攝像頭方案的雛形,暫時的屏幕開孔設計也只是向屏下攝像頭的過渡,經過技術積累和工藝設計創新,屏下攝像頭方案才會成為全面屏的終極目標。
那時,手機屏幕將會實現100%屏占比,手機屏幕如同霧化玻璃一樣,在透明和非透明狀態可調,使用前置拍照時,前置區域屏幕變成透明狀態,不使用時則正常隱藏在屏幕之下,不影響屏幕顯示。
不過要想實現這個終極目標,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供應鏈,在技術的創新上都需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上一篇:榮耀V20再曝重大升級!
下一篇:索尼XA3/XA3 Ultra/L3三款新機馬上發布!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 手機上的免費Manus來了!OPPO小布助手發布深度執行功能,可一鍵生成專業報告
- 消息稱高通仍在測試三星 2nm 版驍龍 8 Elite Gen 2,同節點還有另一項目受測
- 三星智能手表專利公示:表帶配屏幕 / 觸控區域,實現多元化交互
- 首發自研Exynos 2500芯片!三星Galaxy Z Flip7全配色外觀揭曉
- 消息稱臺積電為蘋果建2納米專用產線:A20芯片擬采用WMCM封裝技術
- 消息稱富士康為鞏固印度 iPhone 供應鏈地位,首次涉足核心組件制造
- 自研含金量有多高?3nm芯片玄戒O1供應商拆解
- 消息稱蘋果正為 iPhone 評估新 LTPO OLED 技術
- 軟件正在定義一切,MathWorks 如何賦能千行百業轉型?
- Microchip最新SAM 以及 PIC32單片機軟件開發平臺-- MPLAB® Harmony V3介紹 ”
- 有獎直播|多款MSP430™片上Sigma-Delta ADC助力高精度信號檢測應用 報名中
- 直播|TI 最新 Sitara 處理器 支持多網絡協議 兼容更廣
- 閱讀羅徹斯特電子停產半導體器件解決方案,答題贏取京東卡啦!
- TI 嵌入式處理主題直播月|報名觀看直播贏好禮【低功耗WiFi MCU、Sitara AM57X平臺、機器學習】
- Follow me第二季第4期來啦!與得捷一起解鎖藍牙/Wi-Fi板【Arduino Nano RP2040 Connect】超能力!
- 直播|TI 最新 Sitara 處理器 支持多網絡協議 兼容更廣
- PSoC4 Cortex-M0開發板免費申請,分享心得贏驚喜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