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科大訊飛在深交所上市整十年的日子。十年前,科大訊飛登陸中小板。這十年間,科技圈的主流趨勢已從移動互聯網漸漸轉移向了人工智能。而隨著人工智能站上風口,作為“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訊飛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去年11月前后,科大訊飛在近一個月了猛增360多億元,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到目前,科大訊飛的市值從32億元增長至769億元,增幅達24倍。下面就隨網絡通信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各種光環加身的科大訊飛,雖然在資本市場擁有了不錯的表現,但似乎依舊沒能阻止唱衰的聲音。尤其目前依舊處在人工智能初期,科大訊飛的營收能力依舊有待考驗。更為殘酷額的是,而對于人工只能感興趣的,除了科大訊飛,還有強悍的BAT。他們并不想與別人分享這塊大蛋糕。
如此境地,其實倒和之前被騰訊、京東投資的唯品會有幾分相似。當年憑借特賣模式大紅大紫,可現在即使財報連年拔高,也難討投資人的歡心,因為終究突破不了阿里和京東的壓制,只能趁早“抱大腿”。
憑借現在在智能語音市場的領先地位,科大訊飛還不懼BAT,可未來難免會狹路相逢,這也有可能成為其發展的最大阻礙。再說,即使智能語音的市場容得下百舸爭流,也不能擔保會不會出現一個壟斷巨頭,萬一是百度、騰訊或阿里呢?
而這其中,科大訊飛最需要直接面對的,可能就是ALL IN AI的百度。而百度后面,AT更是虎視眈眈。
?智能語音市場生變
百度和科大訊飛的競爭公開化,實則是一種信號。
如果說科大訊飛之前的直接競爭對手,還是思必馳、云知聲這樣專攻某一技術或領域的專業性公司,那隨著人工智能市場的日趨發展,巨頭們紛紛發力,則意味著BAT對智能語音市場的布局,已經到了和科大訊飛正面交鋒的地步。
百度只是一個開頭,隨后阿里或騰訊的步伐或許也會加快,雖說矛頭指向的不一定是科大訊飛,但智能語音已經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科大訊飛地位受威脅是必然。
曾經的合作伙伴轉變為競爭對手,對科大訊飛來講絕對是一個不利消息。即使如科大訊飛反駁的那樣,BAT給公司貢獻的營收還不到5%,可這只能保住現在的業績不受沖擊。未來如果科大訊飛建立的技術壁壘逐漸消失,那BAT有可能憑借渠道、資源等優勢,堵住面向政府、運營商合作之外的其它出路。
要知道科大訊飛現在已經積極嘗試由to B向to C的轉變。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不僅是因為C端市場的前景更為廣闊,還有一部分是已經占據中文語音產業70%以上市場份額的科大訊飛,按照商業邏輯推算,也將最早觸碰到語音技術面對B端市場的天花板。當然這是建立在語音技術尚未出現重大突破的前提。
國內人工智能公司的注意力轉移到C端,其實也是智能語音市場競爭上升到新高度的又一重表現。尤其是科大訊飛,因為其業務來源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門、主流教材機構及電信、金融機構,通過對比近10年的凈利潤和政府補助,僅政府補助的金額就占到科大訊飛凈利潤的1/4~1/3,也就是說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凈利潤來自政府補助。而且最近業績常常陷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所以對科大訊飛的質疑,經常圍繞“政府支持下的公司”這一點。
如今科大訊飛積極轉向C端市場,再加上BAT與之競爭慢慢拉開帷幕,這足以說明經過多年默默耕耘的人工智能公司,將要面臨更加公開化的競爭氛圍。作為普通用戶,可能也會深度接觸立體化的人工智能,而不僅僅是一個概念。
還有一點,我們看到即使智能語音市場的競爭,還只是掀起了一些波瀾,但主流公司卻已經開始各自站隊、強強聯合。無論是百度和高通、小米和階段性合作,還是科大訊飛與英特爾之間為期三年的合作備忘錄,這種敵友交纏的形勢,將會給競爭帶來更多的變量。而且與國外芯片巨頭的接軌,無疑也是國內人工智能技術力證的一種。
BAT搶奪科大訊飛的“鐮刀”
科大訊飛被認為是人工智能個初期的受益者之一,甚至被認為是初期的收割者,但即使如此,它撐不撐得起現在的估值,卻一直都是外界質疑的焦點。
按公司歷年送股分紅前復權計算,2008年10月13日科大訊飛的股價最低跌至12.88元,這個歷史最低價目前成本只有0.92元。以去年9月12日的收盤價55.75元計算,9年間漲幅為60倍。與股價漲幅相比,業績增幅顯然沒有那么大,公司2007年凈利潤為5349.83萬元,到2016年增長到48443.04萬元,9年業績增長約9倍。
巨頭和資本對人工智能的追捧,無疑助長了科大訊飛市值的暴漲,目前其中是否水分過大很難確定。不過有一點,從科大訊飛的財報中,很多人都注意到公司的主要營收其實并不是來自語音交互的技術優勢。
據科大訊飛去年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從營收占比來看,科大訊飛排前三的依次為教育產品和服務(27.44%)、信息工程(25.07%)和電信增值產品運營(12.17%)。而人機交互產品和解決方案占總營收4.82%,智能硬件產品占總營收的1.06%,顯然科大訊飛的營收并非源于人工智能領域。
科大訊飛一直都是以人工智能作為宣傳點拉高估值,但其營收狀況卻不能證實它在語音交互商業應用上的領先地位。這點可能也正是互聯網巨頭打破科大訊飛現有地位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或者可以換句話說,科大訊飛或許是人工智能概念起飛的一個最大受益者,但在技術落地方面,互聯網巨頭未必不能彎道超車。
而且在科大訊飛之前,已經有一個先行者證實了這種可能性,科大訊飛如何避免重蹈Nuance的覆轍,成了現實性問題。
縱觀Nuance的發展過程,其實可以看出,這個公司和科大訊飛存在太大的相似性。Nuance在為Siri提供語音技術之前,是家名不見經傳、悶聲研發技術的公司,與蘋果合作之后知名度大增,開始了急速奔走的征途。科大訊飛也是如此,它的爆紅離不開錘子和羅永浩。
而且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對并購有著瘋狂的“熱愛”。Nuance的CEO Paul Ricci在任職期間主導了60次并購,而劉慶峰自2013年收購啟明科技100%股權后,“攻城略地”的步伐就從未停止。而且據說,這些并購撐起了公司凈利潤增長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說,它們造就了科大訊飛如今在國內智能語音市場的地位,和Nuance當年一家獨大的場面如出一轍。
但是近幾年,蘋果和谷歌等巨頭都開始自建智能語音團隊,導致Nuance的技術壁壘不斷地被變相“瓦解”,這家昔日的行業和技術領導者,如今的市場地位早已岌岌可危。相似的市場環境、相似的競爭形勢,一朝回落、全線崩盤,誰也不能肯定國內不會上演這一幕。
而作為人工智能初期的收割者,科大訊飛還能否握緊鐮刀,不被BAT搶走,有待觀察。
競爭無可避免,先下手者為強
Nuance是個警鐘,它證明了即使過早占據賽道,也還有被顛覆的可能性。不過這種情況有一個前提,就是Nuance并非蘋果這樣的巨頭,如果是互聯網巨頭在人工智能的某一領域遙遙領先,相對地可能就很難被顛覆。
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在語音技術落地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歷經嘲諷和落寞才逆襲成功。到現在,谷歌、蘋果相繼投入智能音箱的市場,可效果并不理想,前者尚未掀起很大的市場波瀾,后者產品幾經跳票、期待度大為降低。可以說,要撼動亞馬遜在業內的地位,即使是巨頭也未必能成功。
亞馬遜的先例,也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使智能語音還未普遍商業化,干掉對手也是宜早不宜遲。
更何況,雖然智能語音的商業應用看起來枝節橫生,可能容納眾多垂直細分的市場,可一旦底層算法、數據及技術的門檻被突破,競爭混戰下拼的還是產品或商業模式。如果未來智能語音應用的現象級產品,恰好也由商業巨頭所出,那二八定律作用下,是有可能出現一個強有力的巨頭。
總之,百度此時將競爭目標放到科大訊飛上,其實算是較為明智。尤其是祭出免費這招,在智能語音的市場需求不斷被認知的趨勢下,免費開放的優勢很可能會逐步擴大。而并不是科大訊飛意指的那樣,以前免費效果不大,以后免費可想而知。
360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周鴻祎當年用免費模式顛覆了整個殺毒軟件行業。現在相比科大訊飛,百度財大氣粗,再加上其在智能語音方面的技術實力,并不比科大訊飛弱,未來開發者和用戶向百度傾斜可以預見。
說到底,科大訊飛其實這幾年被資本捧得有些“虛高”,如今百度進入人工智能的野心越發明顯,這對整個智能語音市場可能是好事。尤其是還有騰訊和阿里,悶不做聲地就開始研發自家的語音交互技術,背后都各有打算。
想來,未來科大訊飛若是要擺脫業務困境,可能就更難了。
但中國互聯網不缺奇跡。
? ?以上是關于網絡通信中-BAT劍指科大訊飛,能否讓其重蹈Nuance覆轍?的相關介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多多關注eeworld,eeworld電子工程將給大家提供更全、更詳細、更新的資訊信息。
上一篇:聯想“5G投票”事件,看柳傳志內部信怎么說?
下一篇:一年多前的5G爭端現在又遭熱炒 挑撥聯想華為到底有何目的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近年來,Fairchild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與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與華為的合作尤為引人注目。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對供應商的要求極為嚴格。然而,Fairchild公司憑借其出色的產品質量、客戶支持和公司間的成功合作,從眾多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成為華為的核心合作伙伴之一。華為對Fairchild公司的認可不僅體現在訂單量的增加上,還體現在對其產品和服務的高度評價上。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客戶需求的升級,安美通意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公司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并與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安美通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安美通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團隊建設。公司倡導創新、務實、合作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寬松、自由、充滿激情的工作環境。同時,公司還積極開展各類培訓活動,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這些措施使得安美通的團隊更加團結、高效,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這五個故事雖然只是安美通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但它們充分展示了安美通在電子行業中不斷努力、創新、拓展的精神和成果。未來,安美通將繼續秉承這種精神,不斷推動公司的發展和進步。
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致強科技開始積極尋求市場拓展。2016年,致強科技攜手上海晟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致力于致強品牌合金電阻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推廣與銷售。這一合作不僅擴大了致強產品的市場覆蓋范圍,還通過本地化服務提升了客戶滿意度。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高效的營銷策略,致強電阻迅速在內地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成為眾多電子企業信賴的合作伙伴。
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致強科技始終不忘對環境的責任。公司積極響應環保法規要求,將環保理念融入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各個環節。通過采用環保材料、優化生產流程、實施節能減排等措施,致強科技有效降低了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公司還定期評估并符合最新的環保法規要求,確保企業與消費者的價值觀和環境保護目標相一致。
樂鑫科技深知,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因此,公司積極構建了一個集硬件、軟件、開源社區于一體的物聯網生態系統。通過提供豐富的軟件資源和技術支持,樂鑫科技為購買其硬件的客戶實現了更優的使用體驗,推動了物聯網應用的普及和落地。
請問:我在定制操作系統windows ce時,發現有一個下面的問題,大家說是什么原因呀? Generating platform header files ... ................. User selected the following SYSGEN variables SYSGEN_ACCESSIB=1 ................ ......................... SYSGEN_SPSKIN=1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路徑   ...… 查看全部問答∨ |
那位高手能給我一個鍵盤輸入控制DAC0832并且液晶顯示的C程序~~~ 我是個菜鳥,剛接觸單片機。現在我想做一個利用鍵盤輸入控制DA轉換器工作,并且液晶顯示功能的電路,只是程序現在還弄不了,還請各位江湖高手救救我!!!謝謝!!!… 查看全部問答∨ |
1.電容容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在電容的替換中往往愛用大容量的電容。我們知道雖然電容越大,為IC提供的電流補償的能力越強。且不說電容容量的增大帶來的體積變大,增加成本 的同時還影響空氣流動和散熱。關鍵在于電容上 ...…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