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的進化,都是智能座艙發展道路的一部分,而其中的引領者,一定是在行業領先的智能座艙相關零部件供應商——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即將投入市場的延鋒XiM21智能座艙。
延鋒,這家企業可能消費者并不熟悉,但它卻是全球最大的汽車供應商之一,在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排行榜中排名第15。汽車內外飾、座艙電子、被動安全等,延鋒均有涉及,而智能座艙就是延鋒多領域協同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
XiM21,這是延鋒向市場展示自身在智能座艙領域產品能力的技術平臺,而且能在未來五年內直接投入市場,其中某些技術甚至一年內就能夠落地在量產車上。它既可以為整車廠提供一體化的打包方案,同時每項技術拆解又能根據整車廠需要進行定制。
作為智能座艙領域重要的參與者,延鋒在XiM21上所展示的能夠落地量產的技術,事實上代表了五年內智能座艙的一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智能座艙包含哪些要素?
在當下,一個完整的智能座艙應當包含四個部分:感官體驗、功能實現、輸入、輸出。針對延鋒XiM21,我們來逐一說明。
感官體驗,就是可以看到、摸到、感受到的部分,在延鋒看來,他們希望在智能座艙中表達高科技、現代、高級的主題,以引領下一個五年的內飾設計時代。這也是一個從造型設計、材質選取、光線布置等多方面體系化考慮的過程。
在XiM21中,共有5個顯示屏,并且可以通過前排滑動、后排升降等進行靈活設置。線條延伸的造型設計、多種不同反射率的表面材質組合,配合色彩與氛圍燈的烘托,在對比與統一中傳達出更加精巧的構思。多個屏幕帶來的高科技感會顯得冰冷,而諸如實木、皮質、織物等親膚材質又會顯得溫暖,這種獨特的設計語言所營造出的感官特性,就是延鋒在XiM21希望表達的體驗。
智能座艙的功能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行車參數、駕駛輔助信息、導航、信息娛樂、通訊等幾個方面。當下的汽車或多或少都會涉及這些,但是未來的趨勢是,智能座艙要能更智能、更主動、更定制地貼合用戶駕駛習慣。也就是說,智能座艙,將成為汽車智慧的大腦,并與用戶“心靈相通”。
比如,XiM21上車內環境的控制,就可以根據天氣狀況、空氣狀況、駕駛員狀態、乘客人數等進行實時溫度調節及空氣質量管理;車內的座椅姿態、屏幕顯示、氛圍燈效果、可調節香氛、音響,都可以根據不同乘員形成“記憶”;比如,物聯網背景下所有的O2O服務、智能家居、多設備互聯、支付、信息服務及影音娛樂,都可以根據乘員和用車場景,把握用戶需要,推其所需、推其所想。
智能座艙在主動貼近用戶層面的進步,是汽車與手機下一個入口級爭奪中能否打破手機all in one趨勢的關鍵。
而在輸入與輸出方面,或者說人機交互的控制與顯示方面,XiM21同樣進行了很多創新。
輸入方式上,XiM21上實體按鍵被大幅度簡化,需要保留的按鍵則與材質融為一體,成為“表面按鍵”,配合聲、光、震動實現物理反饋。而更多的輸入則交由語音、手勢、面部等方式,并根據乘員狀態聯動車內其它功能實現個性化服務。
輸出方式則主要交由屏幕顯示。從XiM21上,我們不難看出智能座艙顯示的趨勢是大屏化、多屏化、柔性化。大屏化自然不必多說,多屏化則體現在最合適的位置、最合適的時間顯示最合適的信息,柔性化則是不同屏幕可以調整位置以實現最大的靈活性。比如XiM21上前排屏幕可以向副駕座滑動,將副儀表板也能利用長滑軌由多排座椅共享,這種根據需求的可定制空間解決方案,同樣是智能座艙的一大趨勢。
所有這些要素集合起來的智能座艙,給用戶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體驗。無論是更智慧,還是更人性化,給用戶的都是一種更有情感的體驗、一個生活空間的延伸,這是智能座艙區分現有汽車產品的一個關鍵標準。
智能座艙如何影響汽車產業鏈?
一個領域的需求與發展,往往是由這個領域中最領頭的參與者發起,進而向下普及。今天已經有很多高端車型,開始部分實現智能座艙的概念,BBA的車型已經是智能座艙的雛形,本土的榮威、吉利、傳祺等品牌也在車型上積極探索應用,這已經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情。而如果高端市場能夠落地,那么接下來就會帶動整個產業鏈,去細化功能、降低成本,進而向大眾市場普及。
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由整車廠把控、層級式、線型的汽車產業鏈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
智能座艙應用了大量的電子信息技術,生命周期短、技術更新頻率高,這對產業信息傳遞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信息技術進步,也讓通過提供服務獲得收益成為可能,用戶也愿意接受高頻次、低單價的服務付費形式。更重要的是,跨領域協作的必要性,讓開放平臺成為大趨勢。
對于延鋒這樣的Tier 1供應商來說,這也提出了很多新問題。技術進步與產業分工,會不同程度影響原有的產業鏈,對于整車廠與傳統Tier 1供應商也是如此。
延鋒以前的優勢在于硬件,而在智能座艙的研發過程中,同樣會做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事情,比如智能座艙的域控制器。XiM21就是延鋒給整車廠提供的Demo,去告訴整車廠硬件如何發揮優勢,軟件如何與硬件結合創造更多場景,這事實上是很多人口中的Tier 0.5,即供應商代表整車廠負責智能座艙開發,這也是延鋒的一個方向。
但對于更多整車廠而言,在XiM21上能夠看到延鋒集成式的解決方案,也能夠根據這個“菜單”單獨選擇某個方案,或是重新定制組合。此時,整車廠與供應商的關系,在智能化時代逐漸演變為共生的關系,合作模式上也從鏈狀結構發展為更加高效的網狀結構。
寫在最后
智能座艙是汽車智能化競爭中一個重要領域。延鋒所展示的XiM21,代表了一個炫酷、快速、易用、主動、類人、可定制、不斷成長的智能座艙成果展示,而由此產生的功能拓展,更讓出行生活中的暢想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成為現實。
在消費需求和用車體驗認知正在被重塑的大背景下,智能座艙作為未來汽車智能化競爭的重要領域,已經不再是概念階段,而是已經真正進入分食市場蛋糕的競爭階段。
上一篇:助力汽車產業升級,貿澤技術創新主題周直播課閃亮登場
下一篇:最后一頁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 【搶樓】正式開始!來搶TI LM3S811評估板吧?。?!
- LYTSwitch-1 LED驅動器 天生小體積,應用高效率,圍觀有好禮!
- 【搶樓有禮】聊聊vishay照明應用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
- TI MCU 常見問題(FAQ)大搜集
- 你有原創,我有豪禮!(原創精選評選第7期)
- 與未來同行-是德科技創新技術峰會·北京
- 更好的你我,更好的EEWorld!2020年終慶典
- 下載MPS汽車電機控制技術干貨,贏【Keep體脂秤、自動洗手機套裝、小米保溫杯】,開啟汽車技術進階之旅!
- 【已結束】PI 直播【適合工業市場輔助電源的碳化硅和氮化鎵 IC】(9:30入場)
- BeagleBone Black 開發板 DIY 創意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