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蘇老濕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液晶已經落后 德國博世量產 首款3D儀表盤亮相》,引起了很大的共鳴,無非是說,隨著汽車與科技、5G的連接越來越緊密,液晶儀表盤變得越來越普遍。相比機械儀表,液晶儀表盤無非更具有科技感,在交互和布局上有更多的延展空間。不過延展自由上并不能算優勢,這就是一把雙刃劍。液晶儀表盤設計的好,科技感是錦上添花;設計不好,科技感倒成了累贅之物。
事實是,現在不少品牌汽車在液晶儀表的交互設計上還是比較欠缺經驗,設計過于自由反而導致過猶不及。比如有些產品界面設計地太過花哨,顯示的信息過于豐富,用戶找不到信息的重點。所以有些用戶開始懷念曾經機械儀表盤簡單粗暴的日子。
為了將液晶儀表的“科技感”和機械儀表的“重點突出”相結合,兼顧科技與實用,就衍生出了“3D 儀表盤”。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在未來,大尺寸、高分辨率、3D呈像形式的儀表盤會成為一種大的趨勢。
有興趣的童靴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
德國博世Borsch就宣布推出全新3D儀表盤顯示器,以被動3D技術創造出擬真的三度空間立體效果,相較于傳統液晶屏幕,更能讓駕駛快速掌握視覺訊息。按照預測,2025年全球車用顯示器市場將由150億美元倍增為300億美元 。
雖然更大、更美觀、更多功能的液晶儀表盤,正成為汽車駕駛座的一大特色,在未來的駕駛座上,液晶顯示屏幕將在駕駛與汽車間的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博世認為3D儀表盤顯示器是汽車駕駛座上的最新趨勢。可3D效果用于電影銀幕上是為了增加其娛樂性,但運用在汽車上則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可聊到(這期的話題),我們只要一開車就必須要直視,當然也有可能平視或者是向下看的儀表盤,我們又能了解多少呢?
開車的人對于汽車儀表盤都不陌生,它顯示了汽車運行的參數信息,是駕駛員通過視覺了解汽車工作狀態的必備部件,作為汽車配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車儀表也隨著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而不斷改革著技術,經歷了幾次變革,不管是從形態還是功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雖然,汽車的儀表盤從汽車誕生之初就一直伴隨著駕駛員。但相對于那些引人入勝或者充滿傳奇色彩的汽車歷史而言,小小的汽車儀表盤視乎不值得一提,可它卻是每一個駕駛者在車內看得最多的部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堪稱“汽車心靈窗口”的系統零部件,以及它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們一般認為汽車儀表盤升級變遷到現在。分為4個階段,純機械儀表盤、電氣式儀表盤、純液晶儀表盤、HUD抬頭顯示器,可我個人認為,HUD抬頭顯示器應該算做3.5代的技術產品,算不上劃時代的升級,一會蘇老濕會聊為什么他只是3.5代的產品。
那咱們就從頭說起,儀表盤的“發家史”可以說是從一塊木板開始。在馬車年代,由于駕駛者前方沒有擋板,當馬匹在泥濘塵土中沖刺奔跑(dash)時,駕駛者身上便會粘上各種污垢。所以是為了保護司機免受泥漿水困擾。
而到后來最老式的汽車儀表板僅僅是在擋風玻璃與司機之間橫著一塊木板而已。那個時候,司機要獲知汽車燃油箱內燃料剩余多少,都必須打開發動機蓋,將燃油尺插入油箱,根據油漬印來判斷箱內剩余的油量。從上世紀30年代起,儀表板開始加入了各種計量表,到30年代中旬,幾乎所有汽車的儀表板都配備故障指示燈,來顯示汽車的某個系統出現了故障。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儀表板才變成了如今的儀表顯示屏這一配置。
第一個時代儀表盤為機械芯儀表,一般包含了車速里程表、轉速表、機油壓力表、水溫表、燃油表、充電表等,之后汽車儀表還需要裝穩壓器來穩定儀表電源的電壓,抑制波動幅度,保證汽車儀表的準確性。初代的汽車儀表盤主要以傳統的熱式和動磁式,顯示的信息極為有限,更多的是車輛物理信息“通信員”的角色。
后來人們意識到儀表盤的功能作用似乎被輕視了,同時九十年代以來電子科技不斷發展,于是促進了汽車儀表盤的革新。第二個時代的電氣式儀表盤終于誕生,從真空熒光顯示屏(VFD),發展到采用液晶顯示屏(LED)及小尺寸薄膜晶體管顯示器(TFT),顯示屏顯示的信息越來越清晰、快捷。目前電氣式儀表在市場的保有量最大,且一般采用機械儀表結合數字儀表的方式,例如車速、轉速信息采用指針,指示燈信息采用LED等點亮,其它信息則采用TFT屏。
2007年iPhone問世后,大屏、輕薄機身、高清顯示屏、可安裝應用等功能引領了整個行業的革命。而在汽車儀表盤領域也在不斷追求更新,于是劃時代的全數字液晶儀表盤孕育而生,也是就我們常說的虛擬儀表盤。單從外觀上來看就能給人以一種比較高大上的感覺,這類儀表盤上往往沒有指針等部件,所有信息都通過屏幕傳遞出來。功能更強大、信息顯示更具邏輯性,駕駛者接受信息更快,提升行車安全。
它用屏幕取代了指針、數字等現有儀表盤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同時可由用戶自己定義儀器系統,滿足更多個性化的駕駛需求;其次,得益于強大的圖像處理和顯示技術,儀表盤能夠顯示更多的安全和娛樂信息,與網絡的互動也更加頻繁。虛擬汽車顯示儀表是目前為止最為先進的汽車儀表,已不再拘泥于車輛基本數據的呈現,它的定位更像是車載信息中心,并且重要性正逐步超越中控顯示屏。
隨著車速電子裝置的不斷增多,汽車需要處理的電子信息也越來越多,虛擬儀表盤的采用也被很多人認為是未來的趨勢。其實最開始使用全數字液晶儀表盤的都是價格昂貴的豪華品牌,例如奔馳、沃爾沃、雷克薩斯等。但現在最具話題性的是特斯拉的虛擬駕駛艙,傳統的儀表盤被12.3英寸高清液晶顯示屏所取代,同時加上車輛17寸中控屏,將車輛控制設置功能很多整合到儀表屏中。因此,無論是車輛行駛數據、導航、多媒體娛樂等功能全部集成在一屏之內。
下面就是蘇老濕稱之為的3.5代HUD顯示屏。雖然很多人都喜歡全液晶儀表盤,也不論儀表的技術多么發達,人們開車的時候還是需要低下頭去看表盤的信息,目光來回交替有可能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從上世紀80年代,抬頭顯示技術在汽車領域已經開始被使用,直到現在才開始逐漸嶄露頭腳。HUD作為一款新技術,優勢顯而易見。當駕駛員需要查看儀表盤或中控臺上的信息,視線至少需要轉移0.3秒,而HUD投影的信息就在駕駛員平視的正前方,駕駛員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路面上。將駕駛體驗及駕駛員對于路況信息的認知能力進行革新式升級。
可HUD顯示屏就一定好嗎?蘇老濕實地參訪了很多擁有HUD顯示屏的車主,他們普遍反應,有時候在開車HUD顯示屏很容易阻擋視線,更容易引起駕駛者分心。所以,但目前來看,由于技術的限制,抬頭顯示功能尚未十分成熟,一般作為儀表盤的輔助功能出現,要真正代替實體儀表盤還需要一段時間。
而我認為未來真正的第四代儀表盤,一定屬于全息的3D液晶儀表盤,因為3D顯示器的景深讓駕駛可以更迅速地掌握重要的視覺資訊,無論是輔助系統預警或是交通堵塞通知。有3D效果的警報看似要跳出顯示器,也就更為明顯也越顯急迫。”
此外,在停車時,后視攝影機的影像會更為逼真,讓障礙物能更早被察覺,且駕駛會更清楚車子的后擋泥板和車位的墻壁等外物的距離。在路上導航時,3D效果也可以發揮決定性的作用。3D地圖顯示的空間深度,可讓駕駛立即知道接下來要在接近哪一棟建筑時轉彎。采用被動3D技術打造新型儀表盤,毋須眼動追蹤或3D眼鏡等附加功能輔助即可完成運作。
視覺的影響力占所有人類感官知覺的90%。單純只在汽車儀表盤上呈現信息已經過時,未來使用者與顯示器間的互動才是重點。除此之外,互動可以采取聲控或觸控的形式 ,觸控式還可添加觸覺回饋的功能。特別未來當駕駛使用自動輔助駕駛時,人機界面 (human-machine interface) 對于汽車與駕駛之間的互動更是至關重要。
聊完儀表盤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其實我們應該注意,更多互聯功能。伴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汽車儀表盤將從過去單一的顯示功能,更多的開始具備“自我思考”能力,并向“智能秘書”的角色靠近。未來汽車儀表會集成更多的主動安全、或者網絡的互動也變得更為頻繁,當然安全問題將是日后首要解決的難題。
另外,汽車本身也是一件工業藝術品,一腳油門踩下去,除了酣暢淋漓的加速推背感,還有來自機械指針迅速攀升所帶來的刺激感,這種機械式結構發出的真實的美感是無法被虛擬指針所替代的。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一些主打純粹駕駛和機械性能的跑車依舊“固執”地采用機械儀表。
另外,車用儀表盤符合嚴格的安全標準,尤其在溫度波動與振動方面是遠遠高于消費性電子產品所需標準。舉例來說,在汽車的完整使用年限中,無論溫度是攝氏零下40度還是零上120度,汽車儀表盤顯示器都必須要能完美運作。即使發生了一些故障,也必須讓駕駛者能夠隨時得知最低限度的重要信息,這也都是要考慮的。
所以,汽車的儀表盤我們到底要賦予他什么樣的使命呢?那就是實用、好用。這一方面考驗著產品對于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另一方面則體現了產品用戶體驗的出色程度。未來儀表盤還將不斷進化,技術也會越來越先進。不過不論采用的什么技術,都是為了方便駕駛員操作、提升行車安全。您說是不是。
上一篇:電裝/黑莓合作 讓斯巴魯擁有數字化座艙
下一篇:蘋果泰坦項目專利二:自適應定位車門 根據周圍環境調整車門位置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德欣公司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布局。公司先后在亞洲、歐洲、美洲等地設立了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加強了與國際市場的聯系。同時,德欣公司還積極尋求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德欣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也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和技術實力的提升,博通集成開始積極拓展市場。公司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和支持。同時,公司注重品牌建設,通過參加行業展會、舉辦技術研討會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如今,博通集成已成為無線連接芯片設計領域的知名品牌。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行業也在不斷變化。Eclipse Magnetics深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力。因此,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探索新的技術方向。同時,公司還面臨著來自全球競爭對手的挑戰。然而,Eclipse Magnetics憑借其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
以上故事均基于Eclipse Magnetics在電子行業中的發展歷程進行概括性描述,具體細節可能因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
CONTTEK Group GmbH公司的創立,標志著電子行業內一顆璀璨的新星開始嶄露頭角。公司在創立初期,便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和對技術的深刻理解,確立了在電子連接器領域的專業地位。通過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人才,公司成功開發出了一系列高質量、高性能的連接器產品,并逐漸在市場中獲得了認可。
東科半導體(DK)公司一直將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用于研發,先后開發出AC/DC、同步整流、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芯片等先進技術。其中,東科半導體的同步整流芯片研發成功,其獨特的兩引腳封裝技術為全球首創,為公司贏得了行業內的獨家競爭優勢。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提升了公司產品的性能,也進一步鞏固了東科在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電子行業的初期,AIM主要以傳統的鐵和金屬加工業務為主。然而,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公司管理層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AIM開始投資研發,逐步將業務擴展到電子元件和設備的制造領域。通過引進先進的生產線和技術人才,AIM成功開發出一系列高性能的電子零部件,逐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摘 要:介紹兩種典型的星載SAR天線:SIR2C成像雷達的有源微帶相控陣天線和Radarsat21的波導縫隙相控陣天線"報導了近年來星載SAR天線在多波段!多極化陣列天線,集成化!固態化!模塊化有源相控陣天線,超輕型充氣式陣列天線和雙波段!雙極化共孔徑陣列天線 ...… 查看全部問答∨ |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業界首款集成 USB 控制器的 1 GHz 以下 RF 片上系統 (SoC) —— CC1111,從而在 PC 與 RF 間建立了快捷的橋接途徑。CC1111 結合了多種器件的優異性能,其中包括 TI 業界最佳的 RF 收發器 (CC1101)、增強型 8051 微控制 ...… 查看全部問答∨ |
今天夠買了一塊優龍公司的IntelXscalePXA255 ARM芯片的開發板,但沒有購買其選購的液晶屏,而是想用手上現有的一塊技創科技公司的配套三星2410開發板的液晶屏,但發現配套的2410液晶屏的接口接上去不能工作。把液晶屏直接插上開發板,正常工作的開 ...… 查看全部問答∨ |
|
本帖最后由 dontium 于 2015-1-23 13:38 編輯 2812看門狗模塊中,說到WDFLAG是看門狗復位狀態標示位,該位置1,表示是看門狗復位, 但看門狗復位時WDRST輸出512個low給XRS,那此時XRS=0,而又有當XRS=0時,WDFLAG強制 為0,這不是矛盾了嗎?還 ...…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