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odyne在2000年代中期發明了現代3D(三維)LiDAR(激光雷達)掃描儀。但近年來,傳統觀念認為,Velodyne的設計(將64個激光器安裝于一個旋轉平臺)很快將被新一代固態LiDAR傳感器淘汰,這類固態傳感器僅使用單個固定激光器進行場景掃描。下面就隨汽車電子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但是一家名為Ouster的創業公司正試圖挑戰這一觀點,正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銷售類似Velodyne的旋轉式機械LiDAR。近期,我們有幸與Ouster首席執行官Angus Pacala進行了對話,他對旋轉式和固態LiDAR之間的優劣權衡有著獨到的專業見解,因為Pacala之前曾是固態LiDAR最著名的創業公司——Quanergy的聯合創始人。
在我們的談話中,Pacala拒絕了評價其前任公司。但行動勝于雄辯。我們可以認為,作為Quanergy的聯合創始人,Pacala肯定非常了解固態LiDAR技術的優缺點。而當他決定創建另一家LiDAR公司時,他決定不再做固態LiDAR,這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固態LiDAR”實際上是一類涵蓋幾種非旋轉式機械LiDAR設計的總稱。主要可分為三種技術方案:一種為MEMS(微機電系統)方案,采用微型MEMS掃描鏡來控制激光束;另一種,采用稱為光學相控陣的技術來控制激光束,而無需任何運動部件;第三種,則被稱為泛光(Flash)成像LiDAR,無需光束轉向,只需一次閃光即可照明整個場景,再通過類似于數碼相機的二維陣列圖像傳感器探測返射回來的光線。
Pacala此前創辦的Quanergy雖然沒有詳細公開解釋其技術細節,但是根據報道判斷,該公司主要采用的是光學相控陣方案。
由于很微小或沒有移動部件,所有這三種設計方案都可能帶來更堅固、更經濟的LiDAR傳感器。從長遠來看,業內倡導將幾乎所有的電子器件(包括激光器本身、光束控制電路、檢測器和運算支持)都集成封裝在一起。因而,未來消費類產品中的固態LiDAR很可能將不像旋轉式機械LiDAR那樣,必須突兀地安裝在汽車頂部才能正常工作。
這在理論上聽起來不錯,Pacala在2012年聯合創立Quanergy公司時大概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后來他顯然改變了想法,因為他的第二次LiDAR創業,采用了更傳統的旋轉式機械LiDAR方案。
旋轉式機械LiDAR有其獨特優勢
Pacala指出了傳統旋轉式機械LiDAR設計的幾大優勢。其中,最明顯的優勢是其360°視場。 我們可以在汽車頂部固定安裝一個激光雷達,從而360°地感知汽車周圍的情況。相比之下,固態LiDAR需要固定在某些適當的位置(例如車身前后方或四角),視場角一般在120°或以內。因此,自動駕駛汽車采用固態LiDAR傳感器,至少需要4臺才能達到跟旋轉式機械LiDAR一樣的覆蓋范圍。
另一個不太明顯的優勢是,人眼安全法規允許運動的激光源發射比固定激光源更高的功率。
據Pacala介紹,所有1級安全系統的設計必須確保人員不眨眼直視激光設備數秒鐘,仍然不會受到傷害。
當采用固態掃描單元時,如果人眼處于激光掃描器幾英寸的地方,可能會導致100%的激光射入眼內。但是如果采用旋轉式LiDAR傳感器時,激光只集中于某個特定的方向,只有360°旋轉的一小部分。因此,旋轉式LiDAR可以為每個激光脈沖提供更高的功率,而不會造成眼睛損傷。這樣可以更容易地檢測到返射光,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旋轉式LiDAR單元可能要比固態LiDAR單元具有更大的探測范圍優勢。
上圖為谷歌早期的自動駕駛原型車。車頂有一個巨大的旋轉式LiDAR傳感器,前翼子板上有個黑色的雷達(共4個),后輪上安裝有“車輪編碼器”,車內還有視頻攝像頭。這款原型車裝配的各類傳感器總價高達15萬美元
同時,大部分領先的固態LiDAR設計,都面臨著“遠距離探測”這個顯著的挑戰。
MEMS系統中的微型掃描鏡能投射的激光量有限。這使得遠處物體反射激光束并被探測的難度很大。光學相控陣方案相對于其它技術,產生的光束發散性更大,因此很難兼顧長距離、高分辨率和寬視場。
而對于泛光成像LiDAR,每次發射的光線會散布在整個視場內,這意味著只有一小部分激光會投射到某些特定點。此外,光電探測器陣列中的每個像素都必須非常小,限制了它可以捕捉的反射光量。
“固態LiDAR方案挑戰很大,” Pacala表示。他提出,傳統旋轉式LiDAR技術擁有獨特的優勢,在接下來的十年將繼續保持一定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高端市場。
據Pacala預測,絕大部分LiDAR系統將在未來十年逐步轉為固態方案,但是,仍將會有一些具有真正高性能和高價值的旋轉式機械LiDAR傳感器。
Pacala用硬盤市場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15年前左右,固態存儲設備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在移動設備中。然而,時至今日仍然有大量具有旋轉磁盤的傳統硬盤驅動器正在銷售。因為,這種設計提供了高容量和低成本的完美組合。
同樣,Pacala預計未來的低端激光雷達設備將大多采用固態設計,就像今天的大部分移動設備都采用固態存儲一樣。但對于要求最苛刻的應用(包括自動駕駛汽車),他預計高端旋轉LiDAR還將占據重要的市場位置,提供遠距離、高分辨率和更寬廣的視野。
Ouster對Velodyne帶來了價格壓力
雖然Ouster采用了與Velodyne相同的基本技術方案,但Ouster提供了透明且激進的定價方案,這可能會讓Velodyne略感頭疼。
64線OS-1在展會現場的實時演示
據麥姆斯咨詢此前報道,Ouster目前提供了三種LiDAR型號:一款低端的16線LiDAR傳感器OS-1,售價3500美元,一款64線OS-1版本,售價12000美元,以及一款探測距離更長的64線傳感器OS-2,售價24000美元。
那Velodyne的產品售價如何?Velodyne的16線LiDAR“傳感冰球”的售價為4000美元,這與Ouster的3500美元16線機型大致相當。
就在去年12月,福布斯報道稱,Velodyne老款64線機型的售價仍然高達75000美元,僅比10年前的85000美元略有降幅。
當Velodyne總裁Marta Hall被問及Velodyne的HDL-64E與64線OS-1的價格比較時,她回答道:“Velodyne的HDL-64E是十年前開發的產品,自那時起,Velodyne已經做出了很多改進。請將Ouster 的LiDAR產品跟Velodyne最新的128線LiDAR傳感器VLS-128比較才夠合理,VLS-128的批量定價將是12000美元或以下?!?/p>
的確,VLS-128比Ouster的OS-1擁有更驚人的參數規格。Velodyne這款高端LiDAR單元具有更大的探測范圍,比Ouster售價24000美元的OS-2更加吸引人。擁有一臺VLS-128的成本將是多少?Hall表示它目前“尚未定價銷售?!碑斎凰矝]有明確表示大批量客戶現在是否可以拿到12000美元或更低的價格。
說到底,LiDAR單元的單價并不重要。所有這些LiDAR廠商的長期目標,是以數千甚至數百萬臺為單位出售這些傳感器,用于消費級車輛。批量采購LiDAR的汽車制造商,肯定能從單個價格中獲得很大折扣。
但是,像Ouster那樣公布立即交付的具體價格有助于建立信譽。我們相信Velodyne將會盡一切努力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匹配Ouster打出的12000美元價格牌。但是,未來要做到這一點,與今天能夠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回事,不是嗎?
LiDAR創業公司Luminar首席執行官Austin Russell對于LiDAR成本問題,也表示:“對于消費級汽車來說,這類LiDAR系統的售價的確需要低至小幾千美元或以下”,并承諾價格對Luminar來說不是問題。聽Austin Russell的意思,Luminar的LiDAR傳感器似乎還沒有達到“小幾千美元”的價格目標,目前實際上可能要比那個目標數字更高。
總的來說,通過與Ouster首席執行官Pacala的交流,使我對LiDAR成本很快能夠得到大幅降低持謹慎樂觀態度。不過,價格確實正在下降,正如Velodyne今年宣布16線產品降價50%。如果你愿意接受探測范圍略小、分辨率更低的LiDAR解決方案,你可以找到售價幾千美元甚至幾百美元的LiDAR單元。
但是,市場上最好的LiDAR單元(可能也是唯一能真正支持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那些LiDAR單元),仍然需要花費數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個LiDAR技術主要競爭廠商Waymo。這家Alphabet(谷歌)子公司近十年一直在研究自動駕駛汽車,他們已經從使用Velodyne的LiDAR系統轉為采用他們自己生產的LiDAR技術。
并且,該公司仍在使用相同的傳統旋轉式機械LiDAR方案,但據報道,Waymo已經研究出如何將LiDAR單元的成本降低10倍。由于市場沒有公開Waymo的原始成本數據,因此無法判斷其產品的具體價格,但可以肯定的是,Waymo的LiDAR單元成本不會超過8500美元,并且有可能少于這個數字。
如果你不是一家像Waymo這樣的公司,那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很困難。一款產品再復雜,只要產量上去了,價格自然會下降。目前,LiDAR傳感器的市場需求只是未來五到十年內的一小部分,到了那時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將開始大舉擴大車隊規模。隨著LiDAR生產規模的擴大,制造技術的不斷改進以及規模經濟所帶來的影響,LiDAR傳感器勢必會越來越便宜。
? ??以上是關于汽車電子中-選擇固態LiDAR還是機械LiDAR?的相關介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多多關注eeworld,eeworld電子工程將給大家提供更全、更詳細、更新的資訊信息。
上一篇:激光雷達不可取代 無奈國產不給力
下一篇:低成本優勢凸顯 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億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Deutron Electronics Corp深知研發和創新對于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公司始終保持著對研發的高投入,不斷引進和培養人才。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鼓勵員工參與創新活動,并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支持。這些措施使得Deutron Electronics Corp在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擴大,CBC株式會社開始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1960年,CBC香港公司成立,這標志著CBC的鏡頭產品開始走向國際市場。香港作為當時亞洲的金融中心和貿易樞紐,為CBC提供了寶貴的國際資源和市場機遇。通過香港公司的努力,CBC的鏡頭產品逐漸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認可。
Crameda Intersys公司自創立之初,便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在公司成立早期,團隊經過長時間的研發,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顛覆性的集成電路產品,其高效能和低能耗的特點在當時市場上獨樹一幟。這一技術突破不僅為公司贏得了大量的訂單,也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產品市場的逐步拓展,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為后續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資源。
國盛科技(BOCHEN)的前身是成都國正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由周正軍先生于1999年創立,初期便致力于電子元器件的制造。面對當時行業內的技術壁壘和專利限制,國盛科技堅持以創新驅動,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逐漸在電子元器件領域站穩腳跟。這一時期,公司通過引進和培養核心技術人員,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備國內一流研發水平的團隊,為后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Avalon Photonics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公司研發團隊根據市場反饋,不斷優化產品性能,同時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服務。某知名科研機構需要一種特殊規格的光子探測器,Avalon團隊迅速響應,為其量身定制了解決方案。這一成功案例不僅贏得了客戶的贊譽,也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定制化訂單。
創立不久,愛普特微電子便迎來了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公司成功研發出了全國產、全自主可控、高可靠性的32位微處理器芯片。這一產品的推出,不僅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穩定性,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隨后,公司又基于自研IP庫及RISC架構內核,量產了一系列全國產高可靠性32位MCU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物聯網、智能家電等領域。
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展計劃司通知發布了“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優先發展技術領域(2010)”,主要涉及:電子與信息領域、生物技術與新醫藥、新材料技術領域、光機電一體化技術領域、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環境與資源利用等10個技術領域。其中與科學儀器緊 ...… 查看全部問答∨ |
隨著超深亞微米工藝的發展, IC設計能力與工藝能力極大提高,采用SoC(System on Chip)將微處理器、IP核、存儲器及各種接口集成在單一芯片上,已成為目前IC設計及嵌入式系統發展的趨勢和主流。為減少設計風險、縮短設計周期、更集中于應用實現,設 ...… 查看全部問答∨ |
在VC下只要從CStatic繼承一個類,然后勾上\"Notify\"屬性,重載雙擊消息,在其消息處理函數中即可獲得了,但在EVC下不行. 那位碰到過類似問題沒有? 歡迎討論.… 查看全部問答∨ |
|
CPU 內部的寄存器到底有沒有容量?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很幼稚,但是我被許多收或者說匯編教程迷惑過,比如有人提到8086 16位的寄存器時,他們說這個16位的奇存器的容量最大是64K,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難道物理上的存取容量可大可???在尋找物理地址時 ...… 查看全部問答∨ |
|
現有一家美國獨資公司在尋聘汽車電子控制算法工程師,該公司為全球主要汽車品牌提供減震器和排氣系統產品在汽車領域內享有聲望。在中國建有研發中心,工作待遇優厚。有意者請速與我聯系!聯系方式13296132737\\15821656601 yohorice@live.com ...… 查看全部問答∨ |

- 南芯科技推出高集成度多口移動電源解決方案,助力充電寶市場穩健發展
- 英飛凌推出具有超低導通電阻的CoolSiC? MOSFET 750 V G2,適用于汽車和工業功率電子應用
- DigiKey 慶祝 B 站賬號粉絲突破 10 萬,贈送驚喜禮包
- 碳化硅企業 Wolfspeed 啟動破產重組,預計 2025 年三季度末完成司法重整
- 蘋果被曝考慮放棄自研模型 轉而與Anthropic或OpenAI合作
- ?百度文心4.5來襲!英特爾Day0即支持端側部署
- 【廣瀨電機】關于中國發明專利侵權訴訟達成和解的公告
- 英飛凌BMS解決方案推動電動汽車創新
- 地平線的L3判斷與實踐路徑
- 汽車網絡升級攻略:CAN-CAN FD-車載以太網
- 怎樣解決視頻光端機的常見故障
- FPGA_100天之旅_flash設計
- 基于isd1420語音芯片的溫度報警
- 驅動 ADC:放大器還是平衡-非平衡變壓器?
- If you had to start from scratch which wireless protocol would you pick?
- 【平頭哥RVB2601創意應用開發】_1_板卡開箱+資料收集
- 【征集帖】大家有沒有想法跟網友平湖秋月一起翻譯【Tiva C系列固件庫翻譯】呢?
- PCB開發技術中的電磁的兼容性
- 如果這種打印機機不那么貴,那么熱轉印法制板將成為歷史~~~
- 【XILINX 主題分享月】活動要求在標題前選擇【設計工具】,怎么沒有這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