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即將迎來數據海嘯。在未來一切都是物聯網的一部分。這是一場完美的風暴。伴隨著5G技術的即將到來,IP 流量將遠高于預期,因為所有汽車和機器,機器人都在數字化的過程中,他們產生大量數據,并存儲在數據中心中。“——安德斯安德雷| 《到2025年,“數據海嘯”可能消耗全球電力的五分之一 》,英國衛報
全球各地的政府和能源行業總是熱衷于物聯網和智能電網的話題,因為它們可能提供的大量的節能機會。借助從IoT獲得的浩如星海數據,業內人士預計能更好地降低對電網的峰值負載,促進研發新的節能技術,推進節能計劃,以實現移峰填谷和減少總能耗。但是專家們在做出這些預測時,忽視了物聯網本身的巨大能量足跡。目前還不清楚物聯網是否能夠成功抵消其快速增長的自身能源消耗。
根據IEEE 消費電子雜志編輯Peter Corcoran的說法,能源消耗是“物聯網長期可持續性”的三個主要決定因素之一(另外兩個是隱私和網絡安全)。在最近一篇被Corcoran稱為“長期物聯網懷疑論者”的文章中,作者Steven Max Patterson 報道:
業界都預計物聯網設備是低功耗設備,但根據思科的預測,到2020年IoT設備將超過500億,比目前使用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數量還要大一個數量級。如果考慮這些設備以及它們所連接的網絡和數據中心所消耗的能量,物聯網的能耗增長率將顯著提高。
無線技術比有線通訊技術消耗更多能量。根據Kris De Decker的報道,有線通訊是數字通信最節能的方式。如果通過蜂窩網絡建立連接,能耗將會“飆升”。根據能源高效電信中心2015年發布的報告 :
“在2015年,無線通訊消耗高達43TWh,而2012年僅為9.2 TWh,增長率為460%。它的碳排放足跡從2012年的6百萬噸增加到2015年高達30兆噸的,相當于增加了490萬輛汽車。高達90%的消費可歸功于無線通訊設備,而數據中心的能耗僅占9%。 “
De Decker解釋說,3G技術使用的能量比有線通訊多15倍,4G技術消耗的能量是其23倍。現在還沒有5G能耗的統計數據。但如果我們的大部分信息通信技術(ICT)基礎設施和傳輸都是有線的,例如使用光纖到戶技術(FTTH),我們“數字世界”的能源足跡將大大減少。盡管光纖比無線技術更安全,更快速,更可靠,更具網絡安全性和能源效率,但電信運營商仍然正在積極推動5g,因為它比鋪設光纖成本低得多。
節能技術效益正在被抵消能源使用抵消
我們在享受數字生活中,產生的能源消耗是有層級的,例如微信文字聊天是能耗最低的。表情包大戰消耗更多能量,而看直播是目前最耗能的在線活動之一,特別高清視頻。現在通訊公司提供更多種類、更低價格的套餐,人們觀看的視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同時,技術的進步也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例如,智能手機比臺式計算機使用的能量要少得多,但隨著人們喜好智能手機尺寸和使用時間的增加,這或多或少地減少了節能效果。
物聯網消耗能源的四種方式
1. ? 數據中心:
在物聯網世界中,數據來自數十億臺的終端設備,以及集成到我們環境中的傳感器和監控攝像頭,無人駕駛汽車,微芯片。這些都將在數據中心存儲和分析,供VR,AR,人工智能等應用使用 。
據美國國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2014年評估報告稱,在美國用于在線活動的近300萬個數據中心的能耗可以供紐約市家庭總共使用兩年。“如果不加以控制,信息和通信技術GHGE相對貢獻從2007年的大約1-1.6%,增長到2016年的14%。而到2040年將超過交通運輸行業的能耗水平 。
2. ? 機器對機器(m2m)通信消耗的能量:
機器對機器通信包括物聯網傳輸數據、個人設備的遠程軟件更新,以及向云端提供數據,數碼照片和視頻。雖然許多M2M通信用很少的能量,但一些諸如無人駕駛汽車或可穿戴式醫療設備,傳輸數據相當密集,無論在收集還是傳輸過程中都要消耗大量能量。
m2m通信有著透明、無監督、增長迅速的特點。2015物聯網設備有64億,僅略低于世界人口(86%),但市場預測表明,到2020年這將達到210億個設備 - 大約是世界人口估計值的三倍。
3. ? 生產能耗:
當我們考慮數碼產品從包括采礦,制造,運輸和產品的交付消耗的能量時,它將多于汽車、冰箱等傳統消費品。5G支撐下的物聯網技術將需要數十億個傳感器節點和芯片,每個微芯片都需要數千個半導體。生產半導體所需的能量比傳統商品高出 ?6個數量級 。
除了數十億互聯網連接的“東西”之外,FCC主席Wheeler預計,在“5G世界”中,每個人將擁有大約5-6個無線設備。除此之外,還部署了數以百萬計的小型蜂窩基站來容納物聯網的所有數字“流量”,很明顯,“物聯網“就需要更多的能量。
4. ? 數字技術的更新
在物聯網發展的過程中,能耗最大的因數可能是技術的更新與迭代。目前的技術通常需要每1 - 3年更換一次,這三段了數字設備壽命,加劇了生產中使用過多能源的問題。太過熟悉的“升級”需求將更多地耗盡我們的能量。
電網是否能夠承受物聯網的能源足跡?
我們的能源網絡建立于上個世紀,基于燃燒化石燃料產生和提供能源的模式。而現在可再生能源,如屋頂太陽能,正變得越來越便宜,大有取代煤炭和其他傳統能源的趨勢。如果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能夠整合到我們飽和且失效的能源網絡中,就仍然能為包括物聯網在內的客戶提供可靠的能源。這對各能源供應商都是更大的挑戰。
5G能源消耗增加和物聯網影響氣候變化?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考慮的一點是我們的能源網絡仍然主要依靠化石燃料 ?- 煤,天然氣和石油。因此,支持物聯網及其高能耗的足跡所需的過多能源必然會導致碳排放量大幅增加,從而對我們的氣候產生不利影響。 然而,如之前所說,5G和物聯網的能源足跡是否會被能源效率的提升和企業創新的創新所抵消?我們目前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
參考鏈接
[1] https://whatis5g.info/energy-consumption/
[2]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7/dec/11/tsunami-of-data-could-consume-fifth-global-electricity-by-2025
上一篇:北京首個“多規合一”電網項目獲批
下一篇:雄安新區將打造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范區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隨著技術的成熟,C.K Magma公司開始將產品推向市場。他們積極與各大電子廠商合作,為其提供高性能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還注重品牌建設,通過參加行業展會、舉辦技術研討會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隨著市場份額的逐步擴大,C.K Magma公司逐漸在電子行業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地位。
為了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C.K Magma公司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他們與國外的知名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這些合作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還拓寬了公司的國際視野,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德欣(COV)公司自創立之初,就致力于壓敏電阻器、SPD防雷芯片、智能過壓保護器等核心電子元件的研發與生產。公司創始人憑借對電子行業發展趨勢的精準判斷,以及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成功研發出了一系列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當時市場的需求,也為德欣公司在電子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ACI始終注重品質管理。公司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檢測體系,確保每一件產品都符合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同時,ACI還積極推行持續改進的理念,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這些努力使得ACI的產品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客戶對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紛紛表示愿意與ACI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些正面的反饋進一步推動了ACI的發展。
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Conflux始終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公司積極參與扶貧、教育等公益活動,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同時,Conflux還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通過采用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社會形象,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以上五個故事是虛構的,但反映了一個科技公司可能經歷的發展階段和策略選擇。在現實中,一個公司的成長和發展往往涉及更多復雜的因素和決策過程。希望這些故事能夠為您提供一些啟發和參考。
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Conflux開始尋求與其他電子行業企業的合作。通過與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合作,Conflux成功將其區塊鏈技術集成到了手機支付應用中,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體驗。此外,Conflux還與多家電商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優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透明度。這些合作不僅拓展了Conflux的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提升了其在電子行業的影響力。
老是出這個錯誤L6218E:undefined symbol GPIO_PORT_D_ISR(referred from startup.o) 在EK-LM3S8962上玩光盤上的例程,PWMGEN,想給它加個中斷,不讓蜂鳴器老是一直響。我只加了個中斷服務,voidGPIO_PORT_D_ISR(void){ unsigned char ucKey; unsigned long ulStatus; & ...… 查看全部問答∨ |
|
手頭上有M25P64的程序,改了改想用在M25P20上卻用不了,示波器中CS、DI、CLK中都正確,就DO沒數據,不知哪位仁兄能提供下M25P20的程序?… 查看全部問答∨ |
|
最近在LM4F232上實現了UCGUI的移植,這里給大家分享下圖片,源碼太大,不知道怎么上傳,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加我QQ,906411450. 第一張: uC/GUI的入戶界面 … 查看全部問答∨ |
以下是我們在使用運算放大器時需要注意的幾個重要問題。 1)首先應該好好理解運放的最簡模型: 從運放的原理來說,我們可以將運放看成是一個壓控電壓源,其中,運放的輸出由受控電壓源提供,而受控電壓源的控制電壓就是輸入端的差分電壓,如下圖 ...… 查看全部問答∨ |
- 英特爾 SoC FPGA 開發者論壇 (ISDF) 預約報名享好禮!
- TI史上最強音視頻DSP—DM6467之SEED開發板全套資源
- 全球首款Cortex-M23內核物聯網芯片SAML10和SAM L11系列 闖關獲取SAML10/SAML11法寶,拆除電子界安全危機,贏好禮!
- Sitara™ AM335x ARM® Cortex™-A8 團購
- 看MCU精品課程,讓你立馬變身考試達人!
- 有獎連線:“泰”想開車 動力篇:800V超充技術,掃清里程焦慮
- Microchip最新SAM 以及 PIC32單片機軟件開發平臺-- MPLAB® Harmony V3介紹 ”
- “TI 中國大學計劃” 知多少——答題贏好禮!
- EEworld版主招新啦!歡迎加入我們的隊伍
- 下載有禮!是德科技高速數字精選解決方案,專為您的數字設計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