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步步進逼,日前傳出大陸準備要投入3000億人民幣成立半導體基金,做為發展本土芯片技術的后盾,大陸砸錢成立基金支持半導體產業已非首次,從近年大陸半導體業的發展軌跡來看,大陸半導體產業面臨的困境絕非是缺錢,而是缺技術,因此,從研發、技術、生產領域著手,或許才能扎實的為大陸半導體業掙得一片新天地。
其實,早在這個新基金之前,大陸就已經成了俗稱「大基金」的「 中國集成電路投資基金」,包括中芯國際等大陸龍頭大廠均受惠于該基金的支持,但中芯國際發展17年來,其制程技術仍難與全球一線大廠比肩,顯示發展半導體產業,單靠砸錢絕對不行。
另外,大陸科技業最近幾年對外并購的力度相當令人側目,但這種事發生在半導體業,卻令大陸業者吃足苦頭,以大陸半導體業并購最高峰的2015年為例,該年被陸資并購的企業也僅有兩家──美商豪威半導體及臺灣的力成科技,而這樣的并購, 并未給陸廠帶來足以支撐其競爭力的技術資源。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官方一直占有不小的主導地位,從臺灣半導體業的經驗來看,臺積電、聯電一開始的確有政府基金的支持,但其后官方也陸續放手讓業者自行發展,這才造就臺積電如今的霸主地位。
從上述例子來看,大陸半導體業的發展要想獲得突破,包括依靠政府、野蠻并購的舊思維都應該要摒棄,畢竟,半導體業是一項與全球一流企業競爭的行業,技術研發、人才培育才是硬道理。
上一篇:中星微電子集團產業集群落戶青島市北區
下一篇:傳大基金將新成立一個3000億半導體基金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