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半導體和IC封裝短缺浪潮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但也有跡象表明供應可能最終會趕上需求。
半導體和封裝領域的產能、材料和設備也是如此。在所有細分市場都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短缺之后,目前的觀點是,盡管汽車芯片等一些產品短缺可能會在2022年持續,但大部分芯片供應可能會在2022年中期恢復相對正常。但這取決于幾個經濟因素,因此所有這一切都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
半導體行業經歷了一個混亂時期。2020年初,業務看起來很光明,但在COVID-19爆發后市場下跌。整個2020年,各國采取了各種措施來緩解疫情,例如居家令和關閉企業。經濟動蕩很快接踵而至。
到2020年年中,由于居家經濟推動了對計算機、電視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IC市場出現反彈。消費類芯片和高級IC封裝出現短缺。然后,在2021年上半年,對汽車、智能手機和其他產品的需求激增,導致這些領域的芯片短缺。今天,許多類型的芯片供應緊張,交貨期長,而其他一些芯片更容易得到。這取決于芯片和供應商。
全球芯片制造能力也很緊張,尤其是有更成熟工藝的8英寸晶圓廠。一段時間以來,8英寸晶圓廠產能已經售罄,預計這種情況不會很快改變。而現在,許多代工廠客戶正準備迎接新一輪的全面漲價。同時,在封裝方面,一些封裝類型將繼續供不應求,許多領域的產能緊張。高級設備的交貨時間很長。
半導體短缺的情況并非全是悲觀的。IBS CEO Handel Jones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除部分產品外,供需形勢預計將主要在2022年上半年或2022年下半年得到解決。”“許多因素促成了對半導體的強勁需求。然而,由于市場飽和,一些推動過去需求增長的因素正在減弱。由于刺激措施的減少和高通脹的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將減弱。”
供應商方面也有一些不好的跡象。根據IBS的說法,產能過剩可能會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的某個時候發生,具體取決于不同的產品。
想要解釋清楚每個半導體產品或封裝的情況是不可能的,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供需背景。但是有幾個關鍵產品可以對這種情況提供一些見解。其中包括應用處理器、MCU、PMIC和WiFi芯片以及各種封裝技術。
晶圓廠
多年來,集成電路行業經歷了起起落落。當前的復蘇是近期記錄中最大的復蘇之一。根據IBS的數據,總體而言,預計2021年半導體市場將達到5425.5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21.62%。IBS預測,該市場預計將在2022年增長7.13%。
據TEL稱,晶圓制造設備(WFE)市場預計2021年將增長40%。TEL總裁兼CEO Toshiki Kawai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由于對前沿邏輯芯片和存儲器的需求急劇上升,預計WFE市場將出現顯著擴張。”
盡管如此,半導體行業設計和制造了大量不同的芯片,例如模擬芯片、GPU、MCU、內存、微處理器和功率半導體。GPU、處理器和其他高級邏輯芯片在12英寸晶圓廠中生產,使用從 16nm/14nm到5nm節點的各種工藝技術。
從16nm/14nm到5nm,芯片制造商依賴于finFET。“與之前的平面晶體管相比,fin在三個側面與柵極接觸,可以更好地控制fin內形成的通道,”Lam Research大學項目主管Nerissa Draeger說。
12英寸晶圓廠也生產65nm到28nm的成熟工藝節點的芯片。同時,其他芯片是在較舊的8英寸晶圓廠中使用350nm到90nm的工藝制造的。許多芯片也在晶圓廠以更小的晶圓尺寸生產,例如6英寸、4英寸等。
目前,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廠的成熟工藝節點即使沒有售罄也很緊張。“在過去的幾年里,無論是在傳統的CMOS、雙極CMOS DMOS還是基于RF-SOI的工藝平臺上,對在8英寸和成熟 CMOS技術節點≥28nm上制造的各種芯片的需求激增。這些器件包括MCU、PMIC、數字顯示驅動器IC(DDIC)、RF IC和制造背照式CMOS圖像傳感器所需的圖像信號處理 (ISP) 晶圓。這種需求也受到多個細分市場技術趨勢的支撐,”Lam Research戰略營銷董事總經理David Haynes表示。
“汽車半導體的供應問題有據可查,但與此同時,消費產品、支持5G的新設備和顯示應用的需求也在增加,”Haynes說。“由于制造這些芯片的許多IDM和代工廠生產的不是一種產品而是多種產品,因此情況進一步復雜化。從歷史上看,他們已經能夠重新平衡晶圓廠產能以滿足對某種產品類型不斷增長的需求,但是當對如此多產品的需求同時激增時,很難或不可能以這種方式調整產量。盡管某些設備類型(例如顯示驅動器)的全球產能有所增加,但最近的報告表明,整個行業尚未達到供需平衡。”
總而言之,代工產能緊張。聯電聯席總裁Jason Wang表示,“展望第四季度,我們預計晶圓出貨量和ASP趨勢將保持堅挺。8英寸和12英寸設施的產能利用率將繼續保持滿負荷狀態。”
不論是成熟工藝節點還是前沿節點,在可預見的未來,晶圓廠產能預計都將吃緊。這取決于生產流程和供應商。“雖然我們不排除庫存調整的可能性,但我們預計臺積電的產能在2021年和整個2022年仍將非常緊張,”臺積電CEO魏哲家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會議上稱。
Gartner分析師Samuel Wang在總結情況時表示:“代工廠大多被預訂了2022年上半年的產能,有些與無晶圓廠客戶簽訂了3-4 年的長期協議。Gartner的假設是,芯片庫存將在 2022年第二季度達到常態。小型供應商的各種組件短缺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
應用處理器問題
與此同時,據IBS稱,無線是半導體領域最大的細分部門,占總業務的40%。在無線領域,5G智能手機和相關基礎設施是許多芯片的主要驅動力。IBS表示,總體而言,2021年5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5.78億部,高于2020年的2.25億部。盡管5G在許多地區都在增長,但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正在放緩。
5G智能手機由應用處理器、CMOS圖像傳感器、內存、PMIC和RF等多種芯片組成。應用處理器是將CPU、圖形和AI功能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前沿設備。
應用處理器的復雜性不斷提升
圖源: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蘋果新款iPhone 13采用了A15應用處理器,其基于臺積電5nm工藝的150億晶體管設計。許多其他手機采用了高通的驍龍888,這是一種5nm SoC。
這些芯片由代工廠商生產。如今,臺積電和三星是僅有的能夠制造7nm和5nm芯片的代工廠商,并且都在研發3nm。最近重新進入代工業務的英特爾正在加大10nm和7nm的生產力度,研發4nm。
一段時間以來,對基于5G的前沿應用處理器和芯片組的需求一直很強勁。但代工廠給這些芯片的產能似乎略有不足。IBS的Jones表示:“晶圓產能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第四季度或2022年第一季度。”
產能短缺會持續多久取決于幾個因素。“蘋果A15和高通驍龍888等最新設計的技術是5nm,并計劃在2022年遷移到3nm,”Jones說。“如果3nm的智能手機芯片組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那么5nm和7nm的產能可能會在2022年第三季度或2022年第四季度出現過剩。”
情況可能會改變。分析師稱,定于2022年推出的蘋果iPhone 14本應該使用臺積電的3nm工藝作為應用處理器。然而,現在iPhone 14有望使用4nm。分析師表示,蘋果將于2023年推出的iPhone 15將采用3nm應用處理器。換句話說,臺積電3nm的收入增長被推遲到2023年了。
總而言之,各方的3nm生產上量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目標。“有跡象表明,臺積電和三星都在推遲增加3nm晶圓的產量,”Jones說。
對于蘋果和其他智能手機供應商來說,這并不是唯一的問題。在最近一個財季,由于芯片和制造產能短缺,蘋果的銷售額出現了60億美元的缺口。問題不是出在無法獲取前沿節點,而是成熟工藝芯片短缺。
據KeyBanc稱,蘋果的銷售受到多個領域短缺的影響,包括OLED觸摸屏控制器。用于控制顯示器的觸摸屏控制器采用的是成熟工藝制造。
其他成熟節點的芯片也供不應求,包括Wi-Fi 6芯片。Wi-Fi和部分射頻芯片的生產工藝為28nm、22nm和16nm。據IBS稱,Wi-Fi和其他射頻芯片的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第二季度,甚至可能是2022年第三季度。
智能手機和其他產品的PMIC也一直供不應求。 PMIC用于控制電力的流動和方向,采用180 nm到40nm的工藝制造。據IBS稱,預計PMIC的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第二季度或2022年第三季度。
上一篇:晶圓代工強強對戰!臺積電、三星先進制程大比拼
下一篇:中興通訊和航盛電子達成戰略合作,合力推動車規芯片建設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除了傳統的航空電子解決方案外,Holt還致力于高壓LCD顯示驅動器的研發。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航空電子設備對高可靠性和高清晰度的需求,還廣泛應用于工業過程自動化和井下鉆探等領域。Holt的高壓LCD顯示驅動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穩定性,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和好評。
在軍事和商用航空領域,MIL-STD-1553標準是一項至關重要的通信協議。Holt的MIL-STD-1553解決方案以其小巧的體積和高性價比,在行業內脫穎而出。這些解決方案在單個芯片上集成了整個MIL-STD-1553接口,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Holt的旗艦IC產品更是因其易用性和高性能而廣受好評,成為業界內的標桿產品。
DIALIGHT公司的故事始于1938年的紐約布魯克林,當時該公司專注于為飛機生產儀表板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變化,公司在1971年,即LED推出僅一年后,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個LED產品。這一舉措標志著DIALIGHT正式從傳統的飛機儀表板燈制造轉向LED照明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從此,DIALIGHT徹底改變了LED的用途,將其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交通控制、指示燈、結構塔和工業場所,為全球提供了優質的照明解決方案。
AC Photonics Inc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光電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在公司成立初期,研發團隊在光子集成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高效、穩定的光電轉換器。這一技術的問世,不僅提升了數據傳輸的速度和穩定性,還大大降低了能耗,為公司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這一技術的逐步推廣和應用,AC Photonics Inc在電子行業中逐漸嶄露頭角。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Coil-Q意識到單靠自身的力量難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于是,公司積極尋求與其他企業的戰略合作,與多家知名電子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共享資源、共同研發,Coil-Q不僅拓展了業務領域,還提高了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為了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First Switchtech公司(或類似公司)實施了供應鏈優化策略。公司通過與上游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了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時,公司還引入了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些措施不僅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還增強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lm3s8962開發板gps記錄器項目,來介紹下gps輸出的格式,uart弄好后,弄了好多天,今天終于能夠簡單的解碼gps的輸出了開始用GPS NMEA格式輸出的解碼庫,似乎和lm3s8962有沖突,具體什么原因暫不清楚。簡單的應用只用分析gprmc行的數據就可以得到定位 ...… 查看全部問答∨ |
|
ubuntu下開啟telnet服務,并在XP環境下進行遠程訪問 以下方法適用于ubuntu 10.04及以上版本。 1.安裝超級網絡守護服務程序xinetd以及telnet服務程序telnetd.切換到超級用戶 $:sudo apt-get install xinetd telnetd。或者到新立得軟件包中進行查找安裝 2.vi /etc/inetd.conf。 默認不存在。建立它 ...… 查看全部問答∨ |
|
simulator時遇到Trouble running Target CPU錯誤提示。 我在用ccs2.2進行開發的時候,程序在硬仿真環境下是可以仿真,都很正常。但是若在若仿真環境下,程序只能編譯和load。之后,在執行go main操作時出現以下錯誤提示: Trouble running Target CPU: Invalid Destination port address in the trp&nbs ...… 查看全部問答∨ |
德州儀器 (TI) 推出的電源管理產品持續不斷地提供面向便攜式及交流電源供電型設計的優化電源解決方案。傳統應用包括用于計算、電信和網絡系統、數字電視、機頂盒、視頻監控系統及消費電子產品(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 ...…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