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Omdia測算,2024-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4%,從而帶動上游視覺傳感器需求快速放量。以特斯拉為例,初代Optimus裝配了8顆攝像頭,覆蓋頭部、肩部、腰部三個高度。二代的Optimus Gen-2則保留了三個攝像頭在頭部,依托自研 Dojo D1 芯片進行圖像識別訓練。國內廠商優必選的WALKER X人形機器人采用胸部四目系統及頭部加腰部雙RGBD傳感器,以實現出色的物體和場景識別。視覺傳感器作為核心感知模塊在人形機器人的設計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3D視覺技術在機器人視覺感知中占據主導地位。雙目視覺、結構光和飛行時間(ToF)是當前主流的方案。雙目視覺通過模擬人眼視差實現深度感知,結構光通過投射編碼光斑進行三維重建,而ToF則通過計算光線反射時間獲取距離信息。相比于傳統的2D視覺,3D視覺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可靠的空間信息,幫助機器人在復雜的場景中自如行動。 人形機器人的視覺系統還將進一步與其他傳感器(如觸覺、聽覺)結合,實現多模態感知。這樣的多元感知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環境,提高機器人在復雜情境中的表現。為使傳感器模塊更加集成化與小型化,傳感器和處理單元將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這將使人形機器人具備更高的靈活性與機動性,同時減少了多個傳感器之間的通信成本。此外,大模型與具身智能的結合將顯著提升視覺系統的認知與決策能力。通過海量數據的訓練,視覺傳感器可以識別更加復雜的信息,如分辨物體或判斷用戶意圖,并生成自主決策。 人形機器人視覺傳感器正經歷從“被動感知”向“智能融合”的轉型。隨著3D視覺技術的成熟、以及AI算法的賦能,視覺系統將升級為主動決策的核心單元。然而,行業仍需在低成本化、標準化和跨平臺兼容性上尋求突破。未來五年內,視覺傳感器將推動人形機器人在工業自動化、家庭服務和特種作業等場景中實現規模化落地,開啟人機協作的新紀元。
上一篇:從公路到草坪:意法半導體最新車規衛星導航芯片為賽格威割草機器人保駕護航
下一篇:又一手機大廠入局,vivo官宣進軍家庭機器人市場
- 熱門資源推薦
- 熱門放大器推薦
- AD8532ARZ-REEL7 單電源立體聲耳機驅動器的典型應用
- 使用具有 PowerPath 和 2A 輸入限制的 LTC4162EUFD-L40M 9V 至 35V、2 節、3.2A 充電器的典型應用
- NB3H5150MNGEVB:2.5V/3.3V 低噪聲多速率時鐘發生器評估板
- 使用 STMicroelectronics 的 R5970AD 的參考設計
- AM2G-2409SZ 9V 2 瓦 DC-DC 轉換器的典型應用
- LTC3859AHFE 雙輸出、降壓/降壓/升壓同步控制器的典型應用電路,具有改進的突發模式操作
- MCP1501-20E/RW 2.048V ADC 示例電路的典型應用電路
- AM30EW-4805DZ Φ5V雙輸出DC/DC轉換器的典型應用
- DER-218 - 100 W 制冷電源
- NCP5007 緊湊型背光 LED 升壓驅動器的典型應用,具有模擬反饋的基本直流電流模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