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的宣傳已經有些年份了,具體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也無法追根溯源了。雖然對于最先進的智能汽車目前還是比較少見的,不過從廣告的只言片語我們對所謂的智能汽車還是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說控制家里的電飯煲,主人回家的時候熱氣騰騰的米飯就已經做好了,然后還可以通過遙控指令掃地機器人打掃家里的衛生,在冬夏季還可以開啟暖風和冷風。
可見目前的智能汽車的功能也是比較強大的了,但是這些功能早已經在其他的電子設備上實現了,因此并非是真正的智能,最多也就是拿來主義罷了。并且有些所謂的智能并非是車主所迫切需要的。
真正的智能不應局限于這些方面,而應該是信息娛樂、節約能源、安全防護、遠程控制、遠程通話以及車輛養護等為一體的綜合運用。并且車輛還能夠基于大數據信息進行人性化的服務。比如根據車主的習慣,然后進行簡單的設置,每天可以定時的啟動和開車車輛的暖風或是冷風。
車載智能也不能是單一的智能,而應該與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和移動車智能(汽車智能)三者有機地結合。比如目前一些車輛的座椅配置了對人體健康數據的檢測,并且與智能穿戴設備的數據進行綜合,然后對人體健康管理提出建議和意見。
居家和出行每天占據了大多數人的大部分時間,通過不同的設備將三種場景完美地結合,這是未來人們不可或缺的需求,就像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一樣。通過三者無縫的銜接和完美的組合,那么將大大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人體健康和滿足各種出行需求。
智能設備通過收集車主出行、居家以及健康等數據,分別提供不同的服務。另外可以通過授權管理,對小孩、老人居家和出行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督,特別對于車輛可以進行輔助控制,可以隨時交互式即時通信,確保老人和小孩的安全出行。
自動駕駛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在未來可能是以自動駕駛為主,在實現自動駕駛以后,那么智能就更顯得重要了,比如司乘人員對娛樂信息的需求會有更高的要求,對安全的要求也會更加高。
其實實現這些功能并不是太難,其目前主要是收到網絡的制約,相信隨著5G通信技術的普及,車聯網技術的進步,這些技術馬上就能運用到出行智能。并且還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還有更多的驚喜和期待。
汽車質量逐漸全球化和一體化,汽車與汽車之間的質量差距越來越小,而要體現車輛的與眾不同,那么就必須在智能化上下功夫。只有差異化才能真正體現車型的優勢,不過目前自主品牌在這方面在全世界都是比較領先的,特別是車聯網技術運用,很多車企自主研發的系統讓世界的同行都非常吃驚的。比如像榮威汽車與阿里巴巴的聯合研發的車載互聯,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
上一篇:阿里巴巴的自動駕駛之路
下一篇:蘋果掀翻特斯拉?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