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技術丨中國移動5G+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駕駛產品方案
申報領域丨智能駕駛
獨特優勢:
產品特色
1)創建了北斗/GNSS/INS觀測信息融合的高精度定位理論與方法,奠定了車載定位多 源信息融合“高連續高可用”定位理論基礎;
2)突破了北斗/GNSS/INS異構信息約束自適應高精度定位關鍵技術,實現了城市復雜 多場景“高精度高可靠”無縫導航定位;
3)攻克了移動通訊技術與A-GNSS系統深度融合關鍵技術,研制了場景適應的“安全、可靠、快速”的加速定位;
4)研制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網,精密定位服務和產品實現產業化、規模化應用。 產品還獲得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專業認證,以及車載功能安全方面通過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體系ASIL-D等級認證,在道路車輛功能安全產品認證方面通過ASIL-B等級認證。
服務優勢
1)基站廣而密:已建成全球覆蓋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強網絡,自建4400個基準站,全國基準站平均站間距45 KM,重點區域30 KM,競爭對手中最密集。中國移動可復用現有基站,降本增效,且支持北斗3號、單北斗定位;
2)電信級運維:可提供電信級運維保障體系,基于客戶熟悉的400/10086客服電話,提供7*24不間斷服務售后;
3)信息更安全:可按需提供移動通信專網,位置信息屬于敏感信息,運營商具備一定中立性,可降低企業客戶顧慮;
4)業務模式多:可與移動通信業務相結合,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通導一體化解決方案。
應用場景:
基于同款產品,中國移動為L2級以上智能駕駛/輔助駕駛車輛,提供實時厘米級定位服務,在一汽紅旗、東風嵐圖、極氪汽車、長安汽車、北京現代、比亞迪等近20余個項目中業務落地,累計簽約車輛達到800萬-千萬輛。
未來前景:
智能駕駛隨著5G移動通訊、北斗衛星應用等技術的發展,多學科多領域的技術結合產生的融合技術層出不窮,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究也逐漸步入正軌。智能駕駛是指用過車載傳感系統感知周圍的道路情況自行規劃出行路線控制車輛到達目的地的智能汽車,可以極大程度上減輕諸如疲勞駕駛、酒后警駛、闖紅燈等違法行為帶來的交通事故,為人們可以更好的生活服務。車輛搭載高精定位服務,'車頂的定位天線,實時接收北斗衛星信號,車內的高精定位終端,處理北斗衛星信號。借助中國移動高精度定位平臺處理、融合定位算法,同時結合車速、檔位信息,實時輸出厘米級的高精度位置、速度、姿態等數據,支持上層智能駕駛系統完成車輛的感知、決策和規劃。在城市道路內實現連續的厘米級定位。此外在諸如隧道等導航信號丟失或很弱的情況下,可以用5G的大面積陣列天線暫時填補導航的空缺,與慣性傳感器、視覺傳感器、電子指南針配合組成一個萬無一失的組合。
金輯獎介紹:
“金輯獎”由蓋世汽車發起,旨在“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成就汽車人”, 并圍繞著“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這個主題進行展開,本屆金輯獎重點聚焦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汽車軟件、車規級芯片、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動力總成及充換電、熱管理、車身及內外飾、新材料十大細分板塊,進行優秀企業及先進技術解決方案的評選,向行業內外展示這些優秀的企業和行業領軍人物,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上一篇:為智駕大爆發再燒一把火?7、8月智能網聯相關政策匯總
下一篇:8月OTA盤點:「手車互聯」的春天又來了?
- 熱門資源推薦
- 熱門放大器推薦
- STEVAL-ISC004V1、STUSB4710A 評估板(帶有板載 DC-DC)
- LTC3850EUF 演示板、3.3V/5A 和 5V/5A 穩壓器
- NCP160FCT2GEVB:250 mA、超低噪聲和高 PSRR LDO 穩壓器評估板
- 使用 LT3045HMSE 12 Vin 至 3.3 Vout 和 0.8 uVRMS 線性穩壓器集成噪聲的典型應用
- STEVAL-IHM040V1,基于STM32、SLLIMM nano的BLDC/PMSM驅動演示板
- LT3970EDDB-5 5V 降壓轉換器的典型應用
- 三模主控
- MC33PF3000A7ES PMIC 解決方案電源管理的典型應用
- KA431SA 恒流吸收穩壓器的典型應用
- 高線性度 2.4GHz 低噪聲放大器 (LNA) 應用中的 BFP650F 射頻晶體管
- 英飛凌與馬瑞利在2025上海車展展示MEMS激光束掃描技術, 攜手開啟汽車座艙設計新紀元
- AI時代芯片設計將何去何從?破局之道都在Arm這份報告中
- 邁來芯攜硬核產品亮相2025慕展,開啟中國戰略新征程
- 英特爾正式公布Intel 18A、14A路線圖:三大EDA巨頭同時站臺
- 英特爾談 Intel 14A 可能使用 High NA EUV:兩種光刻技術設計規則兼容
- 臺積電美國三座晶圓廠開建:輸出更先進工藝
- 美國又在關稅上讓步 將對進口汽車零部件提供關稅補償
- 英特爾代工:明確重點廣合作,服務客戶鑄信任
- 阿里Qwen3登頂全球開源王座,海光DCU“光速”完成無縫適配
- 破局AI眼鏡空間難題,小型化CIS封裝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