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湯廣福看來,電力系統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所以在新能源發電占比越來越大的當下,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隨機性對電力系統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包括電力電量平衡難度極大、發電負荷不確定、電網脆弱性增強等。”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此,湯廣福分析稱,所謂“新型電力系統”是指電力系統要實現電力電源清潔化、電力系統柔性化、電力系統數字化,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化。
每經記者 黃鑫磊 ? ?每經編輯 魏官紅 ? ?
“我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2020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費總量是189.9億噸標準煤,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是49.8億噸標準煤,占了約四分之一,對外依存度是20%,其中原油對外依存度是73%,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是43%。”
12月15日,在2021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滁州)光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湯廣福對我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分析表示,中國能源消費要實現從固體煤炭為主導,躍過油氣,向可再生能源轉變,難度可想而知。
對此,湯廣福稱,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其中包括要實現電力電源清潔化、電力系統柔性化、電力系統數字化和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廣福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我國缺油少氣且對外依存過大
據湯廣福介紹,全球碳排放的90%來自能源系統,能源系統碳排放的83%是化石能源。2019年,我國的碳排放是98.3億噸,占世界總量的30%左右,差不多是美國、歐盟、日本的總和。
目前,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從煤炭到油氣轉型,正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轉變。例如美國通過頁巖氣革命,2020年油氣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的60%,而油氣的碳排放大約是煤炭的一半;英國和德國的風、光發電量占比超過40%,天然氣發電量也接近40%。
“我國風、光發電量占比在11%左右,油氣發電量占比不到3.5%,火電的發電量占比在2020年還是71.2%。”湯廣福說,油氣發電是能調節的靈活電源,由于我國缺油少氣且對外依存過大,導致限制了光伏、風電的快速發展。
另外,從能源轉型目標來看,湯廣福表示,到2035年,我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將降至57億噸標準煤,對外依存度降至19%,到2060年,我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將降至55億噸標準煤;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要從現在的43.4%升至2035年的73%,2060年的96%,特別是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要從目前的15.9%上升到2060年的80%。
“10年碳達峰,40年碳中和,如此急速的轉型,給我們電力系統帶來了特別巨大的挑戰,而電力系統是目前規模最大、層次最復雜、強非線性的人造系統。不過,到206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可以實現除了化工行業的能源獨立。”湯廣福說道。
電力系統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
在湯廣福看來,電力系統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如風、光、水、核等能源都必須轉化成電能,儲能、氫能也需要通過電能轉化,“所以在新能源發電占比越來越大的當下,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隨機性對電力系統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包括電力電量平衡難度極大、發電負荷不確定、電網脆弱性增強等。”
今年3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此,湯廣福分析稱,所謂“新型電力系統”是指電力系統要實現電力電源清潔化、電力系統柔性化、電力系統數字化,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化。
“風、光發電占比在2030年要到31.3%,在2060年要到56.6%,而目前火電仍占主導地位,2030年占比要降至52%,2050年要降至20%,即使到了2060年,火電占比還有10%左右,所以要發揮火電能源保障的基石作用、保底作用,大力發展火電的清潔化再利用。”湯廣福說道。
此前,我國的電力系統一直處于“剛性”狀態,電力系統總資產超過4萬億元,而隨著新能源發電比例提升,電力系統“柔性化”逐漸被提上議程。不過,我國靈活電源的比例過低,抽水蓄能和燃氣發電的裝機容量占比僅8.1%,發電量不足4%。
對此,湯廣福建議,要加強靈活電源建設,提升系統靈活性,如提高抽水蓄能、燃氣發電占比,提升火電機組調節能力;通過區域電網柔性互聯互通,發揮電網的間接儲能作用,實現資源優化利用;提升電能存儲能力,助力電網“削峰填谷”。
“目前抽水蓄能仍是大規模電能存儲的最佳手段,面向能源電力系統,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的經濟性、效率、容量等仍然不足,而未來氫能是跨周、跨季節的重要儲能手段。”湯廣福說道。
此外,通過數字技術和物理系統的深度融合,可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數字賦能”。湯廣福表示,電力系統需要提升數字分析水平,加強電網協調控制能力;促進多元用戶供需互動,提升需求側管理水平;加強數字與設備融合,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
“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各個領域,都廣泛采用了電力電子裝置,未來電力電子裝置在電力系統各環節的占比仍將大幅度提升。”湯廣福舉例稱,包括靈活交流輸電技術、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柔性直流與直流電網技術等。
上一篇:用電增、電價降——西藏阿里售電量增長67.27%
下一篇:《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