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E Times China,在過去兩年中,MLCC價格領漲,貼片電阻也緊隨其后價格快速上漲。但是鋁電解電容市場卻出現嚴重缺貨卻價格較少漲的情況?甚至市場炒貨者或現貨商都不愿意炒電解電容,原因是什么?
由于智慧手機、電動汽車、無人機、物聯網和智慧家電設備對于容阻元件的需求狂增,在過去兩年中,MLCC價格領漲,貼片電阻也緊隨其后價格快速上漲。但是鋁電解電容市場卻出現嚴重缺貨卻價格較少漲的情況?
從上面匯總的漲價報導中可以看出,電阻、MLCC和電感的漲價幅度,遠遠高于鋁電解電容的漲價幅度。2018年初尼吉康(Nichicon)身為產業龍頭企業,宣布公司旗下部分產品線如調整插腳式和螺桿式鋁電解電容所有型號漲價5%;2018年5月2日市場傳出的艾華(Taiwan Alpha)宣布產品全線漲價8%,但據了解,這個漲價通知,艾華剛剛發布就在當天遮罩了,具體原因不明。筆者后面再作分析。
鋁電解電容的生產并沒有MLCC、貼片電阻和貼片電感這么集中。據悉,日本、臺灣、韓國和中國大陸是全球鋁電解電容器的主要生產國家和地區,全球前五大鋁電解電容器廠商有四家是日本企業,包括佳美工(Chemi-con)、Nichicon、Rubycon和松下(Panasonic)。日系的還有TDK-EPCOS等。韓國有三瑩(Samyoung)、三和(Samwa)等;中國大陸艾華集團、南通江海為鋁電解電容龍頭企業,臺灣則有立隆電子、智寶,以及港資萬裕三信等。
而全球MLCC主要供應商包括村田(Murata)、TDK、太陽誘電(Taiyo Yuden)、京瓷(Kyocera)、松下、國巨、華新科、風華高科等。全球貼片式電感前三大分別為:TDK-EPC、村田和太陽誘電。MLCC和貼片電感這兩年的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核心製造材料都在該幾大日系供應商自己掌握,他們帶頭宣布漲價,同行肯定樂于跟進。
為何鋁電解電容會缺貨? 事實上,鋁電解電容器從2017年起全行業也開始缺貨,但是價格卻沒有隨MLCC或貼片電感那樣快速上漲,甚至市場炒貨者或現貨商都不愿意炒電解電容。原因是這類企業的價格即使是市場缺貨,卻沒有太大的炒貨的價差空間。這是為什么呢?
據臺灣工研院統計,全球鋁電解電容器應用領域分布,為消費性電子產品佔45%、工業佔23%,資訊13%、通訊7%、汽車5%,其他7%。消費類鋁電解電容器主要用于節能照明、電視機、顯示器、電腦及空調等消費類市場;工業類鋁電解電容器主要用于工業和通訊電源、專業變頻器、數控和伺服系統、風力發電及汽車等工業領域。
從鋁電解電容的應用可以看出,受體積的限制,鋁電解電容并不會出現在可攜式快消產品上,而更多的出現在工業、汽車、家電、照明等領域。這些應用領域的需求基本上不會出現智慧手機這樣的超大規模的應用上,即使在過去兩年中出現的充電樁這樣的快速成長的應用需求上,鋁電解電容的產能擴張也基本能跟得上。
圖:深圳市杰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
深圳市杰容電子董事長王瑞向記者表示,快速普及的LED照明和急速擴張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場,變頻空調的使用等,是過去兩年中鋁電解電容的需求增長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汽車LED照明、變頻器、數控伺服系統等,也是中國國家節能減排、智慧製造政策支援的需求,對鋁電解電容的市場增長也有很大的促進。過去多年鋁電解電容供過于求的局面,得到了改變。
不過最根本的原因是2017年開始的環保風暴。王瑞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鋁箔生產國之一,環保風暴讓大部分的小型加工廠整改或關門,產能一年內突然大幅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大廠也產能吃緊,鋁箔是鋁電解電容重要的原材料,過去一年中,價格上漲了近三成。王瑞表示:「鋁箔缺貨就漲價,最難接受的是,有些生產鋁電解電容鋁箔的廠商,在這么關鍵的時候,優先供貨給日本廠家。我們國內廠家是漲價也很難拿到貨。」
不僅是鋁箔、導針、鋁殼、蓋板、電解液也在漲價,電解紙也在漲,可能也就是封裝膜還沒有漲價。鋁電解電容的材料,在過去一年中平均漲幅達到了三成。區區5%~8%的漲價,根本沒有辦法消化原材料的漲幅,更不能解決廠房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上漲。另一位電解電容的企業老板開玩笑說,還不如就不生產電容,直接把倉庫的原材料漲價三成賣給其他廠家更賺錢。
為什么MLCC炒上了天,鋁電解電容價格還漲不起來? MLCC價格不斷上漲的消息傳出來,在過去一年中,不僅是供應鏈上的很多人參與到MLCC的炒貨中來,甚至是很多行業不相關的人都投資進來炒貨。據稱,MLCC過去一年中漲價達10倍,這在歷史以往都不曾有過。
聽了幾個采購追貨、現貨商炒貨的故事:一個是某日系MLCC大廠在深圳的銷售,每天都會接到無數個追貨下單的電話;他表示,他每天的工作以前是伺候好大廠客戶,現在變成了每天要應付不同的炒貨商:「我每天都會在電話中罵人,不管是采購還是炒貨的,追貨的電話打到煩,到最后就變成接電話要罵人。」從業這么從年,接“客戶”要貨的電話接到罵人,這是聞所未聞。
還有兩個炒貨發家的故事。深圳南山一位做美容的女老板聽說了MLCC漲價的故事,把全部積蓄都押進來買了MLCC的現貨,屯在店裡等漲價,這不一年后價格漲了10倍。還有一個是深圳做零組件產業自媒體的老板,據他說是他炒貨賺了大錢,成為了全球最大的MLCC現貨供應商。自媒體老板發家不靠做媒體,而是靠炒貨,我作為電子行業最大的段子手(自吹的),都想不出媒體竟然還有這么出色的人才?!
閒話少說,回到主題。為什么鋁電解電容就缺貨難漲價?前面說的是日系三CON是市場領導者,他們基本按兵不動,中國大陸、臺灣兩地的廠商也各有大廠,且均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相比民營企業,其資本雄厚,打價格戰在過去幾年是基本戰略。價格戰之下,眾多民營電解電容企業已經被洗牌(關閉或被收購)。
這一年的上游材料上漲,讓產業利潤大降。2018年4月28日的艾華集團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同比(與去年同期相較)下降了33.02%,環比(與上一季相較)其淨利潤減少了32.57%。財報給出的原因是「材料價格上漲、理財收益減少、研發投入增加、美元匯率貶值致財務費用增加等因素導致淨利潤下滑」。
另一家中國大陸電解電容龍頭企業南通江海的2018年度財報也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也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81%。不過環比南通江海還是處于增長。從財務上我們可以看出,艾華集團的財報的壓力明顯比南通江海要大。這也是業界推測為什么會艾華發布被很快遮罩漲價8%的通知。
為什么鋁電解電容不能漲價?杰容電子董事長王瑞分析,雖然合理地漲價是業界眾望所歸,但是現在是任何一個廠家漲價,其市場份額預計很快會被同行對手接管。尤其是上市公司有錢,日本企業有利潤空間,唯獨民營未上市,沒有拉到外部投資的鋁電解生產企業,才是這波環保風暴帶來的原材料大漲造成的受害者。
那么問題什么時候可以解決?王瑞認為,一是后續更多龍頭企業承受不了成本上升適當地漲價,但這個平衡很難打破。更多的期望是上游企業解決了環保的欠帳問題,把環保設備引入后行業能快速提升鋁箔,特別是電極箔等產能的限制。
王瑞無奈地說:「期待一年后這個問題能緩解吧?,F在是我天天都在找上游材料廠要貨,我的客戶天天在我工廠打卡上下班?!?/p>
至于屯貨炒貨,總有一天會炒爆倉的;也許就在明天。
后記: 在采訪寫作完成之后,記者收到最新資訊,即臺資(香港上市)鋁電解電容豐賓電子的漲價10%的通知:
行業巨頭整合并購動作頻頻
中國臺灣被動元件龍頭國巨4月27日宣布停牌,市場揣測這是國巨即將宣布并購案。市場點名,可能再次發動對大毅的非合意并購;也傳出可能將并購標的延伸至海外,包括日商太陽誘電、美商KEMET等都可能是遭收購對象,除此之外,市場也點名、美桀、鈺邦,不過相關公司并未申請停牌,實際的并購對象有待攤牌。
國巨近年發展迅猛
從最大的村田,到京瓷、TDK及太陽誘電,國巨市值躍升到2159億元,已超越太陽誘電,晉升第三位,而美國規模最大的Vishay,,目前市值二十六.八九億美元,約臺幣791億元,從市值輪廓來看,國巨在這幾年的競爭中,已從不知名小廠挺進到全球第四大地位。
國巨所生產的被動元件是很小的東西,每一顆產品以幾毛錢計,但市值卻可超越聯電,關鍵也在獲利,去年第四季聯電只小賺17.71億元,國巨卻大賺30.16億元。去年至今,包括MLCC、鋁質電解電容、鉭質電容、固態電容、晶片電阻都出現缺貨、漲價;尤其是MLCC,為國巨創造可觀的利潤,不僅第1季營收創新高,毛利率沖破51%,并創造單季獲利42.58億元,每股稅后純益12.15元。
另外國巨近期股價急漲,一度攻克700元大關,即使近日漲多回檔,昨日收盤價為593元、漲9元,市值超過2,000億元。再加上同屬國巨集團成員的凱美,售廠利益已全數進帳,在手現金逼近50億元。無論從股價、現金等條件來看,市場預期今年可望成為國巨集團的并購年。
在今年年初,國巨旗下電感廠奇力新就以換股方式并購同業美磊;凱美也在本月上旬公告持有保護元件和天線廠佳邦一成股權;隨著國巨今日停牌,預期宣告集團今年確實是大舉擴張的一年。
國巨的并購動作
早在12年左右,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就有并購日系被動元件廠的想法,但當時國巨市值是兩百億元臺幣,太陽誘電是2000億日圓,國巨市值太小根本并不起太陽誘電,但現在國巨市值已挺進到8000億日圓左右,已是太陽誘電的三倍大,這時國巨已有足夠實力整并太陽誘電,這也許是陳泰銘下一回合的戰略。
這些年國巨整并動作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在電阻、電容、電感三方整合四處用心,像主攻電感的奇力新,先是并入旺詮,今年再合并美磊,已成為全臺最大電感制造廠,全球市場占有率已挺進到 5% 以上。另一邊是鋁質電容的智寶,凱美為主力,最近凱美大力買進佳邦,而佳邦又控制鈺邦,現在個個兵強馬壯。
國巨近年的并購動作,中、小型廠商的并購案透過旗下奇力新、凱美及智寶分進合擊,大型的并購案則由國巨母公司操刀。國巨出手的大型并購案包含1996年入主奇力新、2000年入主飛利浦元件事業──飛磁,以及2006年入主大毅,其中以180億元併購飛磁創下當時電子業的併購紀錄,目前也僅2005年明基以350億元手筆收購西門子超越該案。
目前國巨股價已處于600元位階,市值高達2,000億元,手上約當現金約200億元,今年的獲利將帶來超過100億元的凈現金流入,可望擺脫小吃大的負面形象,最后挺進世界前三大被動元件廠領域。
全球被動產業競爭業態
在全球被動產業的競爭中,日本市占率最大,中國臺灣已超越南韓、美國,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被動元件廠風華高科在這一波漲價風潮中,股價不錯,市值約為130億元人民幣,約600億元臺幣,與太陽誘電、Vishay在伯仲之間,國巨成為這一輪被動元件產業競賽最大贏家,目前華新科市值約707億元,禾伸堂只有236億元,都已經被國巨拋得很遠。
過去一年,被動元件價格已經大漲,推動廠商業積及毛利表現強勁,預估今年MLCC產能有一至二成的擴張空間,但考量設備及廠商產出立體架構產品的產能有限,供應持續緊張。再加上日系廠商的推出某些市場,動元件價格有增無減。
國巨的電阻、電容目前的市占率分達34%、13%,穩居全球第一與第三,比起電阻,電容有更大的成長空間,也是國巨更可以著力的部分,尤其國巨穩居中階市場霸主之后,車規MLCC是最后一塊拼圖。而攤開全球獨立的被動元件廠,日商因民族性保守,外資即使介入股權,也難以掌握經營權,可被并購購的標的僅剩美商。
業界人士認為,國巨集團的目的是要并購全球產能,時間不是重點,關鍵在于整合產能、掌控話語權,復制晶片電阻、MLCC的成功模式,尤其國巨集團通路綿密,很少有品牌廠不是他的客戶,再透過搭售電阻、電容、電感的策略,旗艦級的被動元件巨擘地位已難以撼動。
上一篇:熱敏電阻和模擬溫度傳感器感測解決方案
下一篇:基于AD9854產生MSK調制信號詳細說明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Fine Products Microelectronics Corp公司發展故事(虛構)
故事一:技術創新引領市場
Fine Products Microelectronics Corp(簡稱FPMC)自創立之初便致力于半導體技術的創新。在上世紀90年代,當半導體行業還普遍使用傳統光刻技術時,FPMC的研發團隊率先提出了步進式光刻機(Wafer Stepper)的概念。這一創新極大地提高了芯片制造的精度和效率,使得芯片特征尺寸得以大幅縮小。盡管初期面臨技術難度大、市場接受度低等挑戰,但FPMC憑借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功研發出并量產了步進式光刻機,迅速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
故事二:與巨頭的合作與競爭
在FPMC的成長過程中,與行業內巨頭的合作與競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在21世紀初,FPMC與IBM、TI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推進半導體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然而,這種合作并非一帆風順,FPMC在某些關鍵技術上堅持自主研發,與IBM的電子束光刻(e-beam)技術產生了競爭。盡管這種競爭給FPMC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也促使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實力,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故事三:石墨烯電極技術的突破
近年來,隨著二維材料研究的興起,FPMC緊跟科技前沿,成功研發出了石墨烯輔助金屬電極轉印技術。這一技術利用石墨烯與金屬間較弱的范德華作用力,實現了金屬電極陣列在二維溝道材料上的無損轉移。該技術不僅提高了電極的制備精度和效率,還降低了制造成本,為二維芯片的應用開辟了新的路徑。FPMC的這一創新成果迅速獲得了業界的關注和認可,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故事四:物聯網時代的布局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FPMC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機遇。公司及時調整戰略方向,加大了對物聯網相關產品的研發力度。通過與多家物聯網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FPMC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低功耗的物聯網芯片和解決方案。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業控制等領域,為物聯網的普及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故事五: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追求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的同時,FPMC始終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公司積極響應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號召,致力于研發環保型半導體產品和制造工藝。通過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和循環利用材料等手段,FPMC不僅降低了自身的生產成本和能耗水平,還為推動半導體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富士通(Fujitsu)在電子行業的五個發展故事
故事一:從電話交換機到ICT巨頭的起步
富士通的故事始于1935年,當時它作為一家電信設備制造商在日本成立,首款產品是電話交換機,這標志著富士通成為日本首家生產此類設備的公司。這一里程碑不僅奠定了富士通在通信領域的基礎,也為其后續在信息技術(IT)和通信技術(CT)領域的多元化發展鋪平了道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富士通逐漸擴展其業務范圍,從單一的通信設備制造商轉變為全球領先的ICT企業。
故事二:FACOM 100——日本首臺計算機的誕生
1954年,富士通成功研發出日本第一臺中繼式自動計算機FACOM 100,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富士通在計算機領域的突破,也為其后續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領域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FACOM 100的問世,不僅提升了富士通在業界的知名度,也推動了日本乃至全球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
故事三:全球化戰略的推進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富士通積極實施全球化戰略,通過在全球各地設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不斷拓展其國際業務。在中國,富士通自1979年起便開始了其業務布局,從最初的設備銷售到后來的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和解決方案提供,富士通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其全球化戰略的深入實施。如今,富士通的產品和服務已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百萬家客戶。
故事四:云計算與數字化轉型的引領
進入21世紀,隨著云計算和數字化轉型的興起,富士通迅速調整戰略方向,加大在云計算領域的投入。通過提供全方位的云計算服務和解決方案,富士通幫助客戶實現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同時,富士通還積極與微軟等國際巨頭合作,共同開拓全球云計算市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ICT行業的領先地位。
故事五: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富士通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富士通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富士通還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提供綠色、環保的ICT產品和服務,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富士通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為其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尊重。
2023年10月,華為坤靈(HUAWEI eKit)在香港成功舉辦了分銷新品發布會。針對香港市場的特點,HUAWEI eKit展示了面向SOHO辦公、酒店餐飲、商業地產、零售商超等場景的新品,并通過整合政策、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數字工具平臺等措施,助力香港區域分銷伙伴不斷開拓中小企業市場。通過與聯強國際(香港)有限公司(SYNNEX)的緊密合作,HUAWEI eKit成功吸引了超過100名香港分銷商參與此次發布會,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香港市場的地位。
Curtis一直致力于環保和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環保型交通工具中,為減少碳排放、推動綠色出行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Curtis還積極參與各種環?;顒雍蜕鐣骓椖浚ㄟ^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
Digi-Key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與FEIG ELECTRONIC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這一合作,Digi-Key為FEIG提供了全球范圍內的分銷服務,將FEIG的產品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同時,Digi-Key還為FEIG的產品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進一步鞏固了FEIG在RFID領域的領先地位。
兼職:找人編寫Protel /PADS、PIC單片機、FPGA開發的圖書 我們現有關于Protel /PADS、PIC單片機、FPGA開發的圖書選題,誠找有寫書意向的作者合作。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和寫作資源,有一定的業余時間、能夠保證寫作進度。有意者請直接發信,寫明自己應聘的題目。 ...… 查看全部問答∨ |
|
是不是NDIS編程是用不了fopen的?? 想把一個txt文檔讀入數組進行預處理,所以需要使用到fopen,我#include "stdio.h"后link時提示: xpassthru.obj : error LNK2019: unresolved external symbol __imp__fopen referenced in func ...… 查看全部問答∨ |
照抄例子用createwindwo函數創建一個窗口,然后創建一個按鈕,再按下按扭的時候再創建一個窗口,但是在創建新窗口的時候createwindow用GetLastError得到的錯誤碼是5。要怎么處理?… 查看全部問答∨ |
有大俠試過ccs3.3+xds60usb+win7的環境配置么 板子是omapl138,想在win7下安裝ccs3.3,仿真器用得是xds60usb。可是裝了兩天了一直出問題,開始裝ccs3.3時就不停的彈出錯誤,勉強裝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成功了,仿真器驅動沒問題,但是在配置setup導入omapl138_xds560那個貌似是ccs文件的時候,導 ...… 查看全部問答∨ |
今年國賽電源類,很可能是DC-AC逆變器,挺好的資料共享給大家。, 有人反映下載后打不開,我壓縮了,本人打開沒問題。 [ 本帖最后由 MQ_H 于 2013-8-30 16:04 編輯 ]… 查看全部問答∨ |
- Nordic nRF54L15 SoC 賦能藍牙 6.0 信標可實現精確的資產跟蹤和導航應用
- 電源設計小貼士 | 跳出 LLC 串聯諧振轉換器的思維定式
- 東芝推出采用DFN8×8封裝的新型650V第3代SiC MOSFET
- 艾邁斯歐司朗進一步優化紅外激光產品 滿足極高要求3D傳感應用需求
- 大聯大詮鼎集團推出基于立锜科技產品的140W電源適配器方案
- Vicor將在2025中國國際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展示eVTOL 800V平臺DC-DC解決方案
- 研華「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主題論壇隆重登場
- 研華攜手高通 加速推動AIoT物聯網邊緣智慧創新
- 英飛凌攜手優優綠能,助力電能轉換效率新突破
- 邊緣 AI:物聯網實施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