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電動車及自駕車趨勢的影響,近年來各種車用傳感器的需求量大增,車用電子產業逐漸回溫。各種車用傳感器各有其優勢與缺陷,需要互相搭配使用才能實現自動駕駛功能。
由于車輛日趨智能化、電動化與聯網化的趨勢,以及全球各國對于交通安全的法規要求,各類車用傳感器的導入量將逐漸增加。 根據調研機構MarketsandMarkets提供的數據指出,到了2023年,車用傳感器市場預估將達到364.2億美元。 2017年至2023年期間的復合年均成長率將達到6.71%。
舉例而言,歐盟委員會便于近日宣布,2018年4月起在歐盟販賣的新車都將強制安裝緊急通報功能,讓車輛發生意外時可以實時向救援中心求助,以縮短救援反應時間,進而降低交通意外傷亡人數。 此一決策將迫使車廠提升對于產品的聯網要求,同時也推動了各類傳感器的導入。
不同技術各有所長 感測融合成趨勢
任何自駕車意外案例,都不是透過單一種類的車用感測技術可以解決的。 尤其是面對臺灣獨特的混合車流環境,對于駕駛輔助系統的發展更是一大挑戰。 由于每一種感測技術皆有其優勢與不足,唯有綜合考慮多種感測方法所搜集到的數據,才能夠逐漸往Level 5的自動駕駛邁進。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副所長蒙以亨(圖1)指出,由于臺灣的行車環境車輛數多、重迭性高的特性,對于車用感測與其預測能力將有更高的要求。 在臺灣市區,隨處都可以看到正在移動的摩托車、自行車,車況相對于歐美環境而言復雜許多,對于車用傳感器的辨識能力要求也會相對更高。
圖1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副所長蒙以亨指出,臺灣的行車環境車輛數多,對于車用感測與其預測能力將有更高的要求。
每一種傳感器都會有其擅長的領域,只是使用的位置不同。 因此,必須要利用不同感測技術的優勢,進而做到融合判斷。 感測融合(Sensor Fusion)系統的研發,將會是實現Level 5自駕車的必經之路。
舉例而言,目前相當常見的倒車雷達所使用的超音波感測技術,盡管已經非常成熟,也已經導入車用多年。 然而,超音波依然會繼續存在,并不會由于其他感測技術的興起而消失。 德州儀器(TI)嵌入式系統總監詹勛琪(圖2)指出,超音波雷達依然會持續發展,但廠商會將重點擺在該如何讓超音波在車載市場能有更多元的應用。 也由于每一個廠商皆掌握了不同感測技術的專業知識,因此個別廠商會由不同的感測技術出發,透過感測融合結合不同的車載感測技術,接著發展出最適合的車載感測架構。
圖2 德州儀器嵌入式系統總監詹勛琪指出,未來毫米波雷達將會是在車用市場的成長幅度最大的感測技術。
詹勛琪認為,由于車輛對于盲點偵測系統(Blind Spot Detection, BSD)的需求,因此依然會導入雷達感測技術。 在未來,毫米波雷達將會是在車用市場成長幅度最大的感測技術。
單鏡頭影像普及率高 多鏡頭方案蓄勢待發
在目前的車載市場之中,影像感測已是滲透率最高的感測技術。 由于眾廠商對于影像感測的應用皆相當熟悉,因此該感測技術將持續在車用感測市場扮演關鍵角色。 詹勛琪表示,在未來,影像傳感器的出貨量也會繼續成長。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目前具備ADAS功能的量產車,每臺將搭載4~8顆鏡頭,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提升,高階車款搭載之鏡頭數亦將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在中低階車款部份,因美、歐、日等國陸續將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ane Departure Warning, LDW)、前方碰撞警示系統(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FCW)、盲點偵測系統 、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AEB)等須要采用車載鏡頭的次系統,列入新車評價指針或頒布法規強制搭載。 有鑒于法規面的推進,將帶動車載鏡頭往中低階車款滲透,未來車載鏡頭需求還將往上攀升。
集邦科技進一步說明,車載鏡頭可依據放置位置分為前視、后視、側視與車內,目前則以前視鏡頭的使用頻率最高。
前視鏡頭可再分為單鏡頭、雙鏡頭與多鏡頭方案。 前視鏡頭多采用定焦鏡頭,然而定焦鏡頭存在感測視角與距離之間的矛盾,也就是當鏡頭的視角越大,所能感測的距離就會愈短。 為解決此問題,開始有車廠提出多鏡頭方案。 多鏡頭能清晰地辨識不同距離的物體,但成本、體積等因素也較單鏡頭提升。 在影像數據處理的要求上,多鏡頭的難度也較大,對于處理芯片和硬件可靠的要求都會有所提升,因此就短期來看,單鏡頭仍將是車載鏡頭方案的主流。
但長期來看,汽車上搭載的影像傳感器數量將只增不減。 研究機構Yole Developpement執行長Jean-Christophe Eloy指出,2016年全球車載影像傳感器的市場規模約為22億美元,到了2022年,該市場的規模將爆發成長到77億美元, 其最主要的成長動能就來自于多鏡頭系統的導入。 以Google旗下Waymo、Uber、豐田(Toyota)、雷諾日產(Renault-Nissan)等車廠所設計的自駕車原型為例,這些車輛均搭載了7~9個攝影鏡頭,還有一些更極端的案例,在自駕車上搭載了16個攝影鏡頭。
熱影像感測暗處行人 Uber自駕意外有解
在夜間環境駕駛的安全維護不易,在可能有遮蔽物以及光線不佳的狀況下,雷達與影像傳感器皆有可能無法偵測到移動物體。 這時候,熱影像感測有望補足該缺失。 近年熱影像傳感器的成本逐漸下降,有望在2019年開始導入平價車款。
近期由于Uber與Tesla所推出的自駕車皆在美國傳出死亡車禍,自駕車的安全問題討論熱度持續上升中。 其中,Uber的事故案例更使得夜間行人偵測相關的感測技術備受關注。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主任簡定華(圖3)指出,Uber的事故案例,是由于行人由暗處走出,因此一般的可見光系統無法精準偵測;在此狀況之下,熱影像感測技術由于其能夠做到夜間影像感測的特性,有望能補足此一缺失。
圖3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主任簡定華指出,熱影像感測可有效補足可見光影像感測在夜間偵測容易失誤的缺點。
簡定華分享,熱影像感測采用紅外線熱像儀作為感知設備,基于熱影像之行人偵測,可有效地降低或排除可見光相機所面臨的問題,并能夠有效補足一般可見光影像感測在夜間偵測容易失誤的缺點。
盡管由于熱能感測不被障礙物阻擋,能夠有效補足雷達與影像感測的部分不足,但熱影像感測也可能會因為環境影響而受到限制。 簡定華舉例,在夏天時,環境與人體溫度距離會相對較小;而在冬天時,可能會由于環境溫度較低,而偵測到過多的熱點。 此一狀況便需要透過軟件、韌體的設定補足,以判斷正確的信息。
以往熱影像多用于軍事用途,成本相當高昂,目前也只有高階車款能夠導入熱影像偵測系統。 因此,未來中科院希望能夠將該感測設備成本壓低,讓平價車款也能夠導入熱能感測技術。 簡定華進一步指出,在2014年,單顆熱影像傳感器成本大約為新臺幣30萬元,現今已能將成本降至四分之一,未來還希望能夠更便宜。 目前中科院也已開始與廠商洽談技術轉移,預計在2019年將由授權廠商開始在市場上推廣該技術。
自駕車議題持續發熱,全球各大車廠、科技廠等皆積極投入研發。 由經濟部技術處科技項目所支持的臺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亦匯集法人研究機構包括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工研院信息與通訊研究所、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以及華創車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臺灣產、官、研各界研發能量,共同研發自駕技術。
MEMS傳感器實現慣性導航
在自動駕駛領域,除了需要車外環境的偵測(圖4)來加強行車安全之外,同時也會需要各類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傳感器用以實現慣性模塊,做到慣性導航。 近來,亦能看到整車廠與后裝車用電子業者對于MEMS傳感器需求正在加溫中。
圖4 ADAS環境傳感器配置與主要功能 數據源:TrendForce集邦科技
意法半導體(ST)模擬、微機電、感測組件產品亞太區資深技術營銷工程師謝景翔(圖5)說明,在ADAS的應用中,可以透過陀螺儀去知道車輛行駛的角度,并且搭配雷達去了解車輛行駛偏移的方向,再透過加速度計了解行駛速度及位移量 ;如此一來,便能透過各種MEMS傳感器所搜集到的信息做到盲區推估(Dead Reckoning, DR),進而在沒有訊號的狀況下實現慣性導航。
圖5 意法半導體模擬、微機電、感測組件產品亞太區資深技術營銷工程師謝景翔說明,在中國與臺灣皆有許多由后裝車用電子起家的業者,近年開始嘗試將自家產品導入前裝市場。
MEMS傳感器在車載市場的應用非常多元,謝景翔指出,在2018年客戶所提出的詢價(Request For Quotation, RFQ)需求相較于2017年增加了15%~20%。 恩智浦半導體(NXP)汽車微控制器暨處理器事業部亞太市場總監易生海(圖6)亦指出,2018年車載傳感器的市場需求成長猛烈,明顯高于其他應用市場;該成長主要來自于加速度計、陀螺儀、磁力計和氣壓計的需求。
圖6 恩智浦汽車微控制器暨處理器事業部亞太市場總監易生海指出,2018年車載傳感器的市場需求增長猛烈,明顯高于其他應用市場。
謝景翔指出,意法半導體擁有完整的車用規格、工業用規格以及消費電子規格的MEMS感測產品系列,客戶可以依照其需求選擇符合不同規格的產品。 其中,車用規格對于可靠性與精準度的要求最高,然而成本也是三種規格中最高的;工業規格則皆居于次。
對于整車廠的產品需求而言,一定會采用符合車用規范的MEMS傳感器,成本大多不是其最重要的考慮。 然而,對于經營后裝車用電子市場的業者而言,產品的價格是否實惠則更為重要;也由于后裝產品不一定要符合車用規范,這時便可依照廠商需求選擇工業規格或是消費電子規格的MEMS傳感器產品。
謝景翔進一步分享,在中國與臺灣皆有許多由后裝車用電子起家的業者,近年來皆開始嘗試將自家產品導入前裝市場,這時候不同規格的MEMS傳感器產品能夠自由轉換便非常重要。
聲音感測應用多 MEMS麥克風需求增
近年來,由于Amazon Alexa以及Google Assistant等語音助理技術逐漸成熟,也將漸漸導入車內應用中。 語音將成為未來重要的車載人機互動接口,此趨勢也將大幅提升MEMS麥克風在車載應用的滲透率。 目前,相關協會正積極展開研討,預計不久之后就會推出車用規格的MEMS麥克風。
意法半導體模擬、微機電、感測組件產品亞太區產品營銷經理陳建成指出,在2015年至2016年,該公司的MEMS麥克風年營收成長率已達到20%;2016年至2017年也達到將近30%;2017年后,也預計將以年營收成長率10 %~15%的速度持續成長。
謝景翔則表示,MEMS麥克風主要的應用會在車載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 Box, T Box)上,用以溝通與實現人機互動。 然而,亦有廠商開始思考MEMS麥克風的各種車載應用。
舉例而言,已有廠商試圖透過聲壓的變化,了解車門的開關狀態,進而做到防盜功能。 因此,謝景翔認為,在未來三到五年MEMS麥克風的需求量將會持續成長,意法半導體在未來也將持續規畫各類麥克風產品的開發。
聲音感測所取得的數據數據勢必將小于影像感測,而且可以偵測到一些影像所看不到的震動。 就算是在吵雜的環境之中,麥克風依然可以感測到某些頻率。 陳建成進一步舉例,在許多任務業應用之中,業者會有偵測微小震動的需求。 有時候因為震動的幅度太小而無法使用加速度計測量時,便會轉為使用麥克風偵測震動。
除此之外,由于目前麥克風仍尚未制定車用規范,有鑒于未來麥克風于車用感測市場成長潛力佳,意法半導體也正在積極與相關協會討論、制訂規范。
光達聲量正熱 成本過高仍是挑戰
光達(LiDar)由于其探測距離遠、精度高、受外在環境影響小的特性,在近年來成為備受注目的感測技術。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副總經理廖慶秋(圖7)指出,光達可以精準偵測障礙物,并計算出障礙物距離,若是要準確判斷物體的性質,則必須再搭配影像感測;另外,光達相較于雷達具備了360度環景偵測的特性,且能做到立體對象偵測, 這兩個優勢將讓光達持續成為車用感測的熱門話題。
圖7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副總經理廖慶秋指出,光達可以精準偵測障礙物,并計算出障礙物距離。
然而,光達價格遲遲未降是其最大痛點。 廖慶秋認為,如果可以將光達傳感器的成本壓低至與毫米波雷達一樣,那就會很有競爭力,而光達要降價,主要是要看材料跟產量;預計待固態光達量產后,價格將會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威力登(Velodyne LiDAR)亞洲區總監翁煒指出,該公司已于2017年4月研發出第一款固態光達Velarray LiDAR,并于CES 2018公開展示該產品。 然而,該產品現階段還未符合車規等級,目前已開始與Tier 1合作伙伴開發研究車規等級固態光達技術。 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能以更高規格等級的產品響應廣大市場的需求。
Eloy則預估,光達的單位價格在未來十年內,將大幅下跌90%。 目前光達的平均單價約為5,000美元;到了2027年,光達的單價將有機會降到500美元。 也唯有光達的成本降低到這個水平,針對消費大眾市場推出的車款才能負擔得起。
不過,隨著光達單價逐漸下滑,Eloy認為,商用車導入光達的速度,會比針對一般消費者設計的車款來得快。 除了貨車、巴士等傳統定義的商用車外,以自駕技術提供個人化運輸服務的無人出租車,導入光達的速度也會比一般小客車來得快。 對這些商用車的擁有者來說,在采購車輛時,投資報酬率是更重要的考慮,而不只是只看車輛的售價。
自動駕駛可以幫運輸業者省下可觀的人事成本、提升車隊營運效率或是開創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因此,即便自動駕駛車必須使用高單價的光達,導致車輛采購成本增加,對業者來說或許仍是更劃算的選擇。
Eloy認為,以目前光達的單價,大概只有農機這類特殊車輛,或是車廠買來當作研發設備使用,不僅出貨量極低,銷售金額預估也只有3億美元。 但到了2022年,光達的單價將可望降到1,500美元,這時候光達就有機會敲開商用車市場的大門,市場規模也會成長到14億美元。
Eloy也同意,固態光達將是促成光達廣泛應用在各種車輛上的關鍵。 隨著眾多光達廠商投入固態光達研發,未來固態光達的出貨量成長速度將相當可觀。 目前固態光達還沒有進入量產,但到了2022年,固態光達的市場規模就能跟旋轉式光達分庭抗禮。 到2023年之后,固態光達可望取代旋轉式光達,成為光達市場的主流產品。 而旋轉式光達則將被取代,逐漸淡出市場。
感測技術墊高整車成本 車廠導入態度審慎
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近幾年一直針對潛在購車者進行消費者意見調查,并發現一般購車者雖然對全自動駕駛、市區自動跟車或自動停車等先進的智能車功能感興趣,但真的愿意為此多付一點錢的消費者,比例卻一直低于三成 ,特別是在自駕車陸續涉入幾起交通事故之后,即便肇事責任歸屬不在自駕車,消費者對自駕功能的信心跟興趣還是明顯下滑。
對汽車制造商而言,由于一般消費者不愿為這些先進功能多掏出一點錢,因此汽車制造商導入相關技術的態度不會太主動,畢竟這些先進功能跟必要的感測技術都會墊高車輛的生產制造成本,導致車輛售價變貴。 比較可能的情境是,當某家領導車商打響第一槍,在新車上搭載了某項功能,其他車廠為了與其競爭,才會被迫跟進,推出搭載類似功能的車款。
換句話說,汽車產業目前固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但新車導入這些新技術的速度顯然不會太快。 如何在恰到好處的時間推出搭載新功能的車款,對汽車業者來說是個大考驗。 對相關傳感器供貨商來說,要做到自駕車的生意,耐心是必要條件。
上一篇:港媒稱中企示好以色列芯片商:攜手美盟友規避制裁
下一篇:大廠帶頭,NOR Flash下半年恐再漲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展,Diplohmatic A/S公司意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公司投入大量資源,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檢測設備,對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同時,公司還加強了員工的質量意識培訓,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深刻理解并貫徹公司的質量方針。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公司的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
成谷科技是一家專注于ETC技術在區域市場應用的企業。公司根據不同地區的交通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ETC解決方案,并在當地市場進行深耕細作。通過深入了解當地市場和客戶需求,成谷科技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ETC應用案例,贏得了當地政府和客戶的廣泛贊譽。
近年來,電子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和挑戰。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市場的快速變化使得企業必須不斷適應和創新。Compex Corporation也不例外。公司緊密關注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同時,公司還加大了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研究力度,以期在未來市場中占據先機。通過持續創新和適應變化,Compex Corporation在電子行業中保持了領先地位,并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請注意,以上故事是基于假設和可能的情況構建的,并非Compex Corporation的實際發展歷史。如果需要更具體和準確的信息,建議查閱相關公司的官方資料或行業報告。
ELMOS公司自創立以來,就專注于汽車電子領域的發展。多年來,公司不斷積累在模擬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形成了深厚的技術底蘊。這種長期的技術積累使得ELMOS在汽車和工業物理接口領域擁有廣泛的產品線,特別是在供電和DC/DC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種技術積累不僅為ELMOS贏得了市場的認可,也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ELMOS的Fab-Lite方法為晶圓加工和測試業務提供了靈活和高效的制造策略。這種制造策略使得ELMOS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生產計劃,確保產品的及時供應。同時,通過與亞洲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合作伙伴的成功合作,ELMOS確保了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為客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性能。
面對數字化浪潮的沖擊,Dymec公司積極擁抱變革,推動數字化轉型。公司引入了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和智能制造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公司還加大了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些故事共同見證了Dymec公司在電子行業中的成長與發展,展現了公司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
作為一個子版塊,只是想到的是越來越精!很多比較基礎的東西在dsp,fpga,pcb,嵌入式里面應該能夠找到答案!由于dsp設計的知識比較多,而且密集,所以,我想更多的的是致力于他們的交叉應用上!更多的是實際的例子,啟發大家的思路,論文可能居多 ...… 查看全部問答∨ |
06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一等獎作品 本帖最后由 paulhyde 于 2014-9-15 09:01 編輯 1-1一等獎(英特爾杯) 參賽題目:基于XML的智能車載導航系統和富信息交互平臺 參賽學校:西南交通大學 指導教師:楊斌 參賽學生:肖軼翔、劉金柱、易卓霖 作品簡介:近年來,由于WEB2.0(以 ...… 查看全部問答∨ |
用vs2008做wince的界面開發,默認情況下對話框總是自動最大化,而我只是想讓對話框占一半的屏幕,請問有高手知道該怎么解決嗎?(Onsize()函數設置對話框大小是沒有作用的)… 查看全部問答∨ |
|
/* 電腦鼠設計任務安排 1,按鍵做開關 2,用LED8閃爍表示開,不亮表示關 3,AD采樣設置電腦鼠快慢,調節步進電機的轉速 4,用LED1~LED5表示電腦鼠速度,LED1亮最慢,5個都亮最快 5,p0.9的狀態值做正反轉標志 */ #include "config.h" ...… 查看全部問答∨ |
我的bsp里面有stepldr和eboot, 我想讓eboot跑起來, 但把stepldr.nb1燒寫到flash中后,在dnw上顯示的卻是亂碼!!!! 這個是串口的初始代碼: void Uart_Init(void) { int i; rUFCON1 = 0x0;   ...… 查看全部問答∨ |
【CN0147】利用低噪聲調節器為 ADF4350 PLL 和 VCO 供電 電路功能與優勢 本電路利用低噪聲、低壓差(LDO)線性調節器為寬帶集成 PLL和 VCO 供電。寬帶壓控振蕩器(VCO)可能對電源噪聲較為敏感,因此,為實現最佳性能,建議使用超低噪聲調節器。 電 路使用完全集成的小數N分 頻 PL ...… 查看全部問答∨ |
小弟初學STM32,最近做了一個STM32的IAP實驗,IAP程序已經下載到單片機的FLASH,現在出現一個問題,再用串口把.bin格式的用戶程序發送給單片機的時候卻發送不進去。實驗發現,用串口調試助手可以發送txt文件沒問題,可是用電腦的超級終端,還有一個 ...… 查看全部問答∨ |